就在整個黑漠郡都忙碌的時候,李安安拿著一個算盤,在家裡算著一個很無聊的賬。
朝朝送午飯過來的時候,李安安還在算呢,朝朝忍不住問道:“嬸子,你在算什麼呢?”
李安安皺著眉:“我在算,這百姓們的糧食到底夠不夠他們過完一整個冬天,朝朝你是本地人,往年冬天你們都是怎麼過的。”
朝朝臉色立刻就不好了:“我家有三十畝田地,以往每年能收糧食斤的樣子,交了兩成稅,還能剩下2萬斤糧食。”
李安安皺眉:聽起來挺好的呀,這兩萬斤糧食,難道還不夠你們全家吃的?”
朝朝笑了笑:“嬸子,不一樣的。”
丁婆子這個時候也解釋道:“夫人,你是南方人,不知道這北方的規矩,從每年10月開始貓冬,到第二年的五月開始種植,這期間足足六個多月,全家都靠著這些糧食過日子呢。”
李安安算了算:“就算六個月,兩萬斤糧食,每個月也至少能有三千多斤呢,怎麼會不夠呢?”
朝朝笑到:“夫人,哪裡能存下那麼多糧食呀,家裡的油鹽醬醋,吃的肉和菜,都是要買的,每年總是要賣掉很多糧食,然後去買那些東西,還有衣服要不要買,我們這裡的棉花賣的貴,一斤棉花往年都要賣上很貴的,往往十斤糧食才能換一斤棉花呢!”
丁婆子也笑道:“其實說起來,還要感謝夫人呢!”
李安安好奇:“感謝我?感謝我幹嘛?”
丁婆子笑到:“要不是夫人,百姓們哪裡有那麼輕鬆,這木犁和爬犁,可是給百姓們省了不知道多少力氣,這脫穀機也是好東西。而且聽說今年大家種了夫人的水稻,可是比以往每年多很多糧食呢!”
朝朝想了想:“我就記得我還沒被賣出來的時候,每年到了冬天,前兩個月我娘還能讓我們一天吃兩頓,到了最後兩個月,一天就只能吃一頓,其他時間大多數都躺在炕上,儘量少動。”
丁婆子也嘆氣:“這都算好的了,這以往每年的冬天, 那個村子不得被餓死好幾百人。哎,真是造孽。”
李安安最怕的就是這個場面,不過索性今年應該會好很多,李安安吃了午飯,帶著飛燕和幾個丫頭也出門了。
這村子裡都在收糧食,這整個黑漠郡種的最多的就是水稻,因為水稻畢竟是細糧,種了水稻,等收穫了賣了再去買玉米紅薯等東西,也是最划算的。
李安安帶著飛燕來了金松縣的田地,這裡是大平原,還算是很好收割的,李安安就看見一群士兵在幫一戶人家收水稻,幾乎是當場收,然後當場脫谷,然後這些士兵會直接收走三成的糧食,這些就是今年的賦稅。
然後已經收完水稻的人家,要馬不停蹄的去曬水稻,這水稻在太陽最好的天氣裡,至少需要晾曬三天以上,才能徹底的曬乾,才不至於發黴。
李安安讓飛燕悄悄的去看了,這些士兵還算是合格,並不存在欺負老百姓的現象,而且因為前些日子很多人被金大同給砍頭,所以現在各個村子的里正,也都很老實,都在積極配合衙門的秋收。
李安安在這裡遇到了衛群山,衛群山身邊是冬原,冬原在忙著收稻草,這些可是做紙的原材料呀。
李安安走了過去:“冬原,還忙的過來嗎?”
冬原點頭:“我讓各個村子把稻草都給我捆綁好,到時候等過幾天小綠過來了,就直接讓小綠帶走一大半,這些稻草又可以當紙的原材料,也可以當馬兒們的糧草。”
李安安隨手扯過一根稻草:“可惜這稻草最不適合用來當冬天取暖的柴火。不然這裡的百姓也不至於每年需要那麼多柴火了。”
衛群山早就得到李安安的命令:“我派了足足兩萬人,在這附近的山上,按照夫人您的吩咐,每隔五棵樹就砍一棵樹,用來製作百姓們過冬的柴火。”
李安安無奈的嘆氣:“要是有蜂窩煤就好了,可比這些柴火好多了。”
衛群山不懂什麼是蜂窩煤,但是聽懂了煤這個字:“夫人說的是煤炭嗎?這東西不行,冬天家裡用煤炭,很容易死人的,所以這煤炭一般都是打鐵鋪子和飯店用的比較多,家裡很少用這個東西。會死人的。”
李安安自然知道的,這煤炭燃燒會產生一氧化碳,這一氧化碳排不出去,就會讓人中毒,就是老百姓說的煤氣中毒。
其實煤炭可以用,但是用的時候必須要通風,不然一旦房間裡的氧氣不夠了,煤炭就會直接產生一氧化碳。
李安安不得不花時間給衛群山科普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