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漠郡如今的情況就是,知府金大同,郡守衛群山,駐兵人。
黑漠郡下設有十三個縣。
長白縣縣令:賀峰。
黑鐵縣縣令:羅英齊。
明山縣縣令:空缺。
陽山縣縣令:空缺。
金松縣縣令:空缺。
銀松縣縣令:侯天宇。
雪松縣縣令:陳斌。
江龍縣縣令:白勝賢。
向陽縣縣令:黃永強。
東江縣縣令:李霆深。
西江縣縣令:空缺。
北江縣縣令:空缺。
南江縣縣令:空缺。
縣衙都蓋好了,每個縣的縣衙後面,都給這些縣令修建特別好的宅院,這些人背井離鄉,若是連住的都不舒服,那就跟不想留下來了。
七個縣令也都直接的走馬上任,這七個縣令裡面,最大的是向陽縣的縣令黃永強,今年都36歲了,比金大同都大好幾歲。
最小的是東江縣的縣令李霆深,才22歲,還是個小夥子。而且這七個縣令了,也就剩下這個李霆深還沒結婚,就帶了自己的老母親前來,其他的都是成親了帶著家室一起過來的。
同一時間,金大同也宣佈了李安安的那個決定,就是所有的文職人員,想要當縣令的,可以寫一份述職報告上來,若是寫的好的,也許就能當上縣令,期限是五天,五天後把述職報告交上來,經過挑選,合適的就可以代理縣令。
這個決定頒佈下來以後,有些人高興,有些人生氣,生氣的就是朝廷指派的那七個縣令,他們覺得自己苦心多年,考上科舉,才能被指派來做縣令,可是現在金大同這樣選,有些人連秀才都不是,居然就可以當縣令。
最後還是李安安和眾人解釋,只是暫代縣令,若是政績不合格,隨時有可能被換下來,才算是安撫住了七個縣令。
但是同樣的有些人就很高興,其中就有張慶寶,因為張慶寶本來就對金松縣縣令這個職位虎視眈眈,現在正好沒人,張慶寶是憋了一肚子的心思呢。
但是這個述職報告怎麼寫,就是大問題了,張慶寶是讀過書的,但是這麼多年也沒學什麼有用的東西,平時喝喝花酒,對幾個小對子還行,但是怎麼管理一個縣,實在是不懂。
張慶寶愁的是一頭大汗,卻也不知道該怎麼寫這述職報告,最後還是毛二孃走了過來:“少爺,您不是說有機會當金松縣的縣令嗎?怎麼愁眉不展的?”
張慶寶一臉的為難:“可是我不知道該怎麼寫。”
毛二孃笑到:“少爺,其實你們這述職報告很簡單,知府大人就是想知道你若是當了縣令,會怎麼去管這個縣,你只要想一想,怎麼做能讓金松縣更繁華,怎麼讓百姓們過上好日子,不就好了。”
張慶寶皺著眉頭:“我這是一肚子的想法,可是就是不知道該怎麼寫。”
“少爺,百姓嗎,衣食住行,你就從這四個方面去寫不就行了。”毛二孃覺得這張慶寶也是傻。
張慶寶稍微有了點思路:“衣食住行?這有啥好寫的?”
毛二孃看透了,不得不直接告訴他了,真是笨死了:“就拿著穿衣服來說好了,你有沒有辦法讓金松縣的百姓們穿的更好一點。”
張慶寶搖頭:“這衣服都是要錢買的,總不能我出錢給他們買吧?”
毛二孃忍住肚子裡的火氣:“我記得五穀齋上次運來了很多的棉衣棉褲和棉被。但是金松縣距離長白縣很遠,還沒來得及換,不如你和五穀齋做個生意,用金松縣的特產和五穀齋換更多的棉衣棉被,給金松縣的百姓,這不就解決了金松縣的穿衣問題了?”
張慶寶眼睛一亮:“好主意,這金松縣特產是松子,我可以帶著百姓們多打松子,然後和五穀齋合作,我們給他們松子,讓五穀齋給我們運足夠的棉衣棉被過來。”
張慶寶一把摟著毛二孃,使勁的在毛二孃臉上親了一口:“好人兒,還是你為我好。”
毛二孃也依偎在張慶寶的懷裡:“再說下一條,吃食問題。”
張慶寶自己家就是做糧食生意的:“這條我有辦法,我直接給百姓們統計好,他們想要換多少糧食,我直接一次性給他們換好。”
有了毛二孃的指點,張慶寶這述職報告寫的就快多了,三天後,張慶寶的述職報告交上去,等金大同和李安安看到的時候,都覺得這報告寫的還真的不錯。
李安安看著這報告:“這張慶寶,不就是您的侄子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