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0章 身份暴露了(1 / 2)

小瑜的武功雖然進步了不少,但是和師傅鄭公公相比,肯定還是差了不少的,再加上小瑜年紀還是太小了,李安安不希望他總是在外漂泊。 把他送去京城,是最好的去處。 小瑜也覺得可以跟著姐姐和師傅多學點東西也是挺好,所以也就點頭同意了,實在是小瑜也知道,自己孃親一忙起來,根本沒時間管自己,姐姐一個人在京城,自己可以保護姐姐。 而且就在第二天,就出現了一個讓小瑜不得不去京城的人,因為朝廷的聖旨到了,讓所有人震驚的是,這次居然是鄭公公親自來頒旨的。 鄭公公也提前知道了張兆剛的所作所為,對陸猛幾個人也是呵斥了一番,不過該獎勵的還是要獎勵。 這次算是一次打的升官了,陸猛被升為正二品的威武將軍,但是秦皇卻讓陸猛負責整個大秦的海軍,秦皇的意思是大秦以前的海軍力量太薄弱了,連一個小小的倭寇都能給靠近海岸線的幾個地方帶來如此大的打擊,而海的對面,還不知道有多少國家呢。 陸猛對這個決定倒是挺滿意的,他一生喜歡練兵,現在秦皇把整個國家的海軍都交給他,也算是對他的一種信任。 這也是秦皇的一個優點,用人不疑,疑人不用。 而範青流卻被秦皇指派去了倭國島,以前的倭國島,現在被改名為日東郡,意思是靠近太陽東邊的郡洲,範青流需要整頓整個日東郡。 範青流倒是挺願意的,這日東郡雖然距離秦國有些遠,又很貧瘠,但是正好可以好好的消磨範青流的精力,想範青流這種無兒無女的,正好去這種地方好好磨練磨練。 韓千里不出意外的成為了泰東郡的知府,韓千里倒是沒意見,反倒是韓千里的夫人,聽到這個訊息反倒是挺不好意思的,因為韓夫人這段時間也知道了,要不是有李安安的幫忙,別說立下這麼大的功勞了,能不能在倭寇的打劫下活下來,都是個問題。 想到自己以前還刁難過李安安,韓夫人都覺得老臉一紅。 想一想自己這輩子跟著韓千里,以為這輩子也就能當個縣令夫人了,沒想到李安安來了沒多久,自己家相公就升官了,正五品的知府,這可是很多人一輩子都趕不上的機會。 海威縣的縣令,則由以前韓千里的師爺直接接任,韓千里的這個師爺叫公孫宇。這次升遷上去的人又不少,好比萊陽縣的黃縣令也升為了正六品的官員。 不過動作最大的還是陽照縣,顧海洋幾乎是帶著一個新的班子,整個衙門的事情都是一團的糟糕。 一個縣的衙門,說大不大,說小不小。這裡面涉及的東西很多,比如錢財吧,按照當地大秦朝的規矩,當地的賦稅都是由縣衙門先收上來的。 而當地衙門的賦稅收上來以後,要先扣除衙門內的開銷,比如縣令自己的月例銀子,還有整個衙門所有捕快,以及所有公職人員的月例銀子都應該是從收上來的賦稅裡發。 然後還有整個縣的開支,比如修路的錢,比如一些廟宇,祠堂修繕的錢,都是由衙門自己出。 當然了,衙門也是要做生意的,就好比鹽鐵,在這個時代,鹽鐵都是朝廷接管的,所以各個時代,鹽鐵的管理都很嚴格,因為若是有人在鹽鐵上動手腳,那油稅大了去了。 還有就是官糧的售賣和收購,比如陽照縣並不盛產大米和白麵,這些東西就只能是從外面收購,然後到陽照縣來賣,這裡面的價格,朝廷都是由規定的,不可以超過多少。 所以自古以來,有些地方官,仗著天高皇帝遠,在鹽鐵以及官糧上面是大動手腳。 張兆剛為什麼瞧不起李安安一個做生意的人,因為當官的若是真的想弄錢,實在是太容易了。 所以顧海洋上任以後要先弄清楚的,就是整個陽照縣的財政情況。 這全國各地的縣衙,有的富饒,有的貧瘠,像江南各地的縣衙,不但可以養活自己,每季度還可以向上交很多的公糧和錢財。 但是有些貧瘠的地方,賦稅收不上來,當地還總是天災人禍不斷,甚至就需要朝廷撥款才能維持。 不過陽照縣肯定是沒這個可能性,算是靠海吃海的地方。 不過李安安也是後來知道了,張兆剛做的壞事不少,比如張兆剛手下的人假扮強盜這件事,就是也是給張兆剛謀私的一種行為。 當然了,李安安自然也是升職了,升為了正四品的恭人,不過讓李安安最不可思議的是,秦皇居然冊封了戚海蓉,讓戚海蓉直接做了正六品的校尉將軍,負責輔佐陸猛訓練海軍。 這可是大秦朝第一位女將軍,鄭公公笑著解釋道:“戚姑娘抗擊倭寇有功,又是連老將軍的外孫女,所以陛下特批,讓戚姑娘成為了咱們大秦朝第一位女將軍。更何況,李夫人在給陛下的信裡,可是為戚姑娘說盡了好話。” 戚海蓉自然是開心的,但是也知道,要不是李安安幫自己說話,自己估計是沒機會的,戚海蓉父母雙亡,現在能繼承父母的遺志,戚海蓉自然是開心的。 解決完其他事,鄭公公和李安安在海邊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