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新榮帶的班級學生在總校聯考中取得了全縣第四名的好成績,九場場部中心小學的校領導們都非常高興,在大會兒,小會兒上都毫不吝嗇的表揚曹新榮,曹新榮也因此得到了實物表彰,就是一個塑膠皮的暖壺和兩個白瓷茶缸。曹新榮將這些獎品拿回家時,曹景森和李珍珍都特別高興。曹景森覺得特別有面子,去場部開會時,好多孩子們的家長都誇曹新榮教的好,讓他們家的孩子都進步很快。說自己家的孩子經常在家裡說喜歡曹老師。孩子學習都變的積極了讓家長們省心不少。李珍珍看著這個塑膠暖壺和兩個白瓷茶缸心裡想著又能省下十多塊錢了。 曹景森和李珍珍的好心情在曹一民下班回來時就徹底結束了,曹一民下班就進了正屋對曹景森和李珍珍說:爸,媽!我和趙小英要馬上結婚。曹景森說:我們和你說的話你都不當回事,既然你不聽我們的勸,那就結吧,別人家給什麼,我們也給什麼,以後的日子好與賴你自己受著。別埋怨任何人。曹新民說:爸!我們會把日子過好的,媽,把戶口本給我,明天我和趙小英去辦結婚證。李珍珍看了看曹景森黑著的臉,又看了看曹一民開啟櫃子,拿了戶口本給了曹一民。曹一民拿著戶口本就回了廂房,好像怕晚了就拿不到戶口本了。李珍珍在他後邊進了廂房問:跟我說實話,為什麼這麼急結婚。曹一民低著頭說:趙小英懷孕了。李珍珍聽到後氣得渾身發抖:我真是養了個好兒子,你這麼兒戲,將來有你後悔的。 晚上,曹景森對李珍珍說:事已至此,也別定什麼親了,拉證後招呼親朋好友吃頓飯就那麼著吧。明天你回趟他姥姥家,告訴李寶生下週一去蘭南修配廠找李廠長報到上班。順便通知幾個大舅哥元旦來喝喜酒。婚事不辦說不過去,你抓空兒給他做幾套新的褥子被。李珍珍說:明明是喜事,可咋就這麼堵心呢。咱家一民不是個東西,那個趙小英也不咋地,一民剛去服裝廠才多久,這就懷上了?真丟人?曹景森說:這事就不要提了,路都是自己選的,也要自己走下去。就這麼地吧。 曹新榮清清楚楚的聽到了自己家大哥弄出來的這一出糟心事。內心不理解大哥非但不聽父母的勸告,還心甘情願的入套,如果稍微有點德行也不會認識這麼短的時間弄出孩子。?曹新榮非常鄙視這樣的大哥。有一個預感,大哥將來會為他的自私買單。可是自己無能為力,只能眼看事情繼續往下發展。 第二天,曹景森和幾個孩子們都上班後,李珍珍就挎上籃子,鎖好了門,步行走小路回了孃家。進了村子就有人告訴李珍珍:阿珍?你媽被你二哥接他們院子去住了。李珍珍聽到後謝過了人家就朝著二哥李誌慶家走去。進了院子就看到二哥正在房頂上晾白薯幹。看到李珍珍進院忙順著梯子下來,笑著說:老妹兒過來啦?李珍珍的二嫂也從堂屋迎出來笑著說:她姑!快進屋。李桑氏也從最東邊的一間屋裡走出來笑著說:阿珍來啦?走!先去我屋歇會兒,你二哥和你二嫂子忙著曬白薯幹呢。李誌慶說:媽!就那點兒活兒,我倆這剛忙完了。老妹!你先去媽屋看看也行。我洗把手,馬上來。李珍珍說:行!我先看看媽住的屋子。李珍珍跟著李桑氏進了東邊的一個廈子間,這是建房時特意給李桑氏留出來的一間養老房。後來新院子建成也不能空著,李桑氏就去新院子住了兩年。這次多生和春生同一天娶妻,不能娶在同一個院子,多生就去住新院子。春生住老院的西面三間正房,李國慶夫妻倆住東面的三間正房,秋生自己住廂房。小華住李誌慶對面那個房間。 李珍珍跟著李桑氏進屋後,打量起這個房間,房子不小,南面有一個大窗戶,北面還有一個小窗戶。通透性很好,採光足,屋子裡亮亮堂堂的。東邊靠牆李誌慶還壘了一米多高的火牆。炕是和正屋連著的火炕,屋子裡沒有大灶,但是李國慶給炕邊弄了個小鐵爐子。李珍珍摸摸炕燒的很熱乎,屋子裡暖洋洋的。李桑氏笑著說:阿珍,我這屋子裡可暖和呢,你上炕歇會兒。李珍珍說:媽,我給你拿了幾個豆包。說著拉開碗櫃的門,將豆包放在裡邊的一個空盆子裡。李珍珍將帶來的豆包放好後坐在炕沿問李桑氏:媽,你現在吃飯怎麼辦?李桑氏笑眯眯的說:你二哥說在一個院子了,就不讓我自己開伙做了,他們做好後,我願意過去吃就過去吃,不願意過去就給我端過來。我自己清淨慣了,就在這屋吃,你二哥的糧食我就不要了,你三哥給我的糧食我也交給你二哥了,你大哥每月給我的兩塊錢,我誰也不給,我自己留著花,還有這一缸的糧食我想讓你二哥幫我賣了。放久了也不好還招耗子。這大缸騰出來搬出去,這屋子裡就更寬敞了。這缸糧食賣的錢我就自己握著花。從我搬過來後每頓飯都是他們做好給我端過來。你二哥和你二嫂說:倆媳婦娶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