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大柱和曹小榮回到家裡後對李美玲和曹小民說了自己家已經買好了鎮上的房子。李美玲和曹小民聽到這個訊息後都非常高興,李美玲笑呵呵的說:我們閨女真能幹。曹小民也咧著嘴笑著說:爸爸,媽媽,我就說只要榮榮去肯定辦的妥妥的。曹小榮說:二哥,明天咱倆早起來一會兒,早點兒出發,從家裡往咱家新買的宅子裡帶些必須要用的東西過去。李美玲說:閨女,你想帶什麼,媽媽給你準備好。曹小榮說:媽媽,我要帶過去一套行李,一套換洗的內衣,每樣菜籽都要帶過去一些。一袋玉米麵,一袋高粱米,小魚乾兒,鹹雞蛋,鹹菜,油和鹽……要帶的東西太多了。曹小軍說:我也帶一套行李過去。曹大柱說:東西太多,你倆帶著太費勁兒,等中午下工我給你倆送過去吧。曹小榮說:爸爸,不用你再跑一趟,二哥,明天,咱把兩套行李綁到腳踏車的大槓上面,別的東西放到車筐裡或者掛到車把上,我揹著揹簍坐在後座上。不用一次拿過去,別的東西慢慢再從這裡往鎮上帶。咱這邊也要用的東西就不往鎮上拿了,從大集上買也很方便。實在不行,多往腳踏車上綁些東西,咱倆推著走過去也行。曹小民說:對呀,我可以背一揹簍東西再推著腳踏車走。 曹小榮和曹小民住在新買的宅子裡連續忙活了幾天,終於將新買的院子收拾的有模有樣的了,買了油漆將門窗都重新刷了一遍。房子的內牆重新刷了大白。每個房間裡的傢俱都用抹布擦的很乾淨。院子裡的菜地都重新翻整好,曹小民將從曹家村帶來的羊糞,雞糞做肥料埋在菜地裡。把各種菜籽都種上了一些。曹大柱每天早上天不亮就騎著腳踏車跑過來,每次腳踏車上都捆滿了各種東西,養雞的柵欄也已經被曹大柱弄好。曹小榮說:爸爸,等院子裡的菜長出來,咱們再從集上買幾隻小雞崽兒。曹大柱說:行,自家院子裡有菜,餵雞就不發愁了。 曹小榮把廚房的櫃子裡塞的滿滿的,油鹽醬醋,各種調料,有從家裡拿的,也有利用空間複製的。魚乾,鹹菜,雞蛋,各種蔬菜,每天曹小榮都從空間拿出幾個大甜梨裝在一個從家裡拿的布袋子裡。曹小民吃梨的時候總是說:榮榮,你真聰明,把山梨核種在咱家的院子裡,咱家這幾棵梨樹上結的梨子越來越大,越來越甜了。曹小榮說:回頭我把梨核也種在這個院子裡,就種在東南角廂房的旁邊,二哥你看怎麼樣?曹小民說:行,那個角落種菜的話也長不太好,種上梨樹還挺好的,下邊還能放著柴禾。曹小榮笑著說:我把這梨核種上去,二哥,你吃完梨也把梨核給我。種上兩棵,足夠咱家吃了。多餘的就拿到集上去賣。 李美玲來看自己家新買的宅子時,已是滿院子的綠色,東南角的兩棵梨樹苗已經有兩尺多高,菜地裡的各種菜長勢都很喜人。曹小民咧著嘴笑著說:爸爸媽媽,你們看,這個院子的土壤比咱們在村子裡的院子裡的土要肥的多,這菜長的多猛啊。曹小榮暗自慶幸二哥的解釋,自己原來還擔心一不小心,靈泉水用多了,差一點兒就露餡,看來以後要格外小心。李美玲對自己家買的這個院子非常喜歡,再看到幾個寬敞明亮的房間更是開心的不得了。看過新買的宅子回到村子裡後幹勁更足了。 雖然曹大柱一家很低調,但是村子裡陸陸續續的有上鎮上大集賣菜,賣魚乾,賣雞蛋的……很快村裡人都知道了曹大柱一家在鎮子上買了一套房子的事兒。大家都很羨慕。也都以曹大柱一家為榜樣,幹勁兒十足,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村長曹立軍看到村民們都積極向上的為提高生活而努力也非常高興,曹家村村民靠著自己的辛勤勞動告別了原來一窮二白的日子。響應國家的政策土地承包開始在曹家村推廣。大家都很積極,秋收過後,村裡的土地就被分到了每家每戶。曹大柱家只有曹大柱和李美玲兩個勞力,分到的地並不多,加上四口人的口糧地,一共包到了十幾畝水田。本來村裡幾個幹部商議將水田和旱田搭配,大家抽勾。但是後來村民提議,定出了旱田和水田上交國家的收成比例。大家自願選擇承包旱田或是水田。曹大柱兩口子毫不猶豫的選擇了水田。她們兩口都是能幹的,伺候十幾畝水田不算什麼事兒。下地幹活時間能自己安排。有更多的時間去鎮上大集賣東西。 每天早上各個飯店,飯館的人取完菜後,兩口子都到河溝裡去撈小魚小蝦,在收秋以後的稻田地裡挖泥鰍。秋季過後,河水變涼,曹小榮囑咐家人不能下水抓魚了,讓曹大柱用細柳條編了幾個大笊籬,綁在長木棍上,這樣人站在岸上就能用這個大笊籬將河溝裡的魚蝦撈上來,每天收穫也不少。村裡人也紛紛效仿,全村人都熱情高漲的為更好的生活而努力著。每到鎮上大集日,曹大柱就騎著腳踏車早早出發去大集,趕上週末的大集,曹小榮和曹小民都會去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