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0章 康陶(1 / 1)

N-1型戰鬥機器人,外形類似電影人造怪物中的戰鬥機器人,配備了新的人工智慧晶片,可以按照預設戰鬥邏輯執行任務,具備一定的應變能力,並且可以根據需求更換職業為飛行員和地面載具駕駛員,也就是說它們可以在一定方面代替克隆人。 看著眼前剛剛從流水線走下的全身由強化鋼和複合材料覆蓋而成的金屬和機械的混合體,莫白感慨道: “我們也需要用機器戰士來代替士兵們去戰鬥了嗎?” 旁邊的張智則是聳聳肩: “克隆戰士難以普及,即使我們聯盟人口不斷增加,但是整個大陸上能找到人類倖存者不過百萬多些而已,光一線的探索和清剿變異生物的工作都已經是捉襟見肘了,現在兵力保護現有大型倖存者定居點還能做到,要想進一步清理變異體這樣的死敵的話,就需要更加多的部隊,目前來看,戰鬥機器人是最優的選擇,起碼是最優的選擇之一,” “用戰鬥機器人執行一線戰鬥任務,克隆人後勤兵負責維護它們,這種組合還是蠻怪異的。不是嗎?” 張智笑著說: “這也是非常有效率的不是嗎?用機器人維護機器總是出問題,用克隆人機修兵反而好很多,加上心性正常的人類指揮官,才能把它們這種的組合的效率發揮到最大,不是嗎?” 莫白點點頭: “製造成本如何?” “我們只是採用三級鋼材,也就是一級強化鋼來製造N-1的主體機構,身體其他部位中相當一部分可以採用複合材料,外部裝甲同樣是和重灌外骨骼相同的複合裝甲板,防禦力整體上保持在比輕步兵外骨骼略高一些的水準,可以抵擋輕武器和多數近戰武器的攻擊,身體構件採用模組化,易於更換受損部件,安裝了最新的輔助瞄準系統,非常適合使用已有的制式槍械。” “為了提高戰鬥力,減少戰損,我們加入了戰術規避和利用掩體等通用戰術,這樣這些戰鬥機器人才不會呆頭呆腦的往前衝,這可是它們最大的優點之一了。” 莫白想了想,吩咐張智: “量產型分一部分到KT號上,並不佔太多空間,正好用來進行實戰測試。” “明白。” 半個月後,巴厘島東,薩武海,坐在指揮官座椅上的莫白看著前面的許承德正在指揮KT號下潛: “勻速下潛,深度214米,” “到達指定深度,準備越過亂流,” “加速至21節,方向不變。” “警告所有艦內成員,準備迎接衝撞。” 隨著潛水母艦的前進,艦內的水兵和士兵可以明顯感覺到周圍水壓的變化,整個艇身都在震動,受到擠壓的艇殼發出金屬形變的吱吱響聲。 “繼續下潛,深度244米” 水流擾動的聲音在減小,但是雙層艇殼依然抗住了深水區的壓力。KT號正在亂流層的下方劃過水底 兩個小時後 “長官,我們已經安全度過水下亂流區,深度上升至水下80米。” 莫白點點頭: “按照計劃,走南邊的洋流通道,向西南繞過澳大利亞的伯斯,然後沿著澳洲南海岸前進,經過墨爾本時通知我。” “明白,長官” 許承德看著莫白返回自己的船艙,心裡卻是震驚不已,因為剛才他們避過亂流層的深度,還有即將進入的洋流通道,都是以前從未有過的航行資料,但是莫白就是給出瞭如此詳細的資料。這也讓莫白的身上籠罩著一層神秘的光環。 開始進入洋流通道,這是一條沿著澳大利亞南部的迴圈洋流,潛艇在其中航行時,速度可以提升到超過五十節以上,這樣就可以在兩天之內從澳洲北部向西南圍著澳洲轉一圈到達紐西蘭沿海,大大縮短了這個航程的時間,而他們回程時,則是要避過這股洋流,同樣的航程大約就需要五天到六天的時間。 在水下80米的深度,洋流管道內的KT號正在快速前進,潛水母艦隻開了半速就已經是最高時速的兩倍差不多。但是母艦內部的水兵並沒有放鬆,裝在母艦幾處外殼上的聲吶和鐳射監測裝置正在收集關於洋流管道的全部情況,以後要想利用這股洋流,就需要對它的情況做全面的調查。 這時一邊的聲吶官忽然大聲: “艇長,聲吶發現一個物體在我們前方側面十五海里處,體型十分巨大。” 許承德並沒有慌張,他先是問道: “我們還是靜音模式嗎?” 旁邊的副艇長回覆到: “沒錯,我們進入洋流管道之後就保持著靜音模式,全電動驅動的我們,噪聲遠低於一般的潛艇,再加上我們在洋流中,多數聲吶是探測不到我們的。” 許承德再次轉向聲吶官: “目標情況?” “目標在十三海里外,速度二十五節,航向130,深度176” “有什麼特點?” 聲吶官看上去有些懷疑自己的耳朵: “目標在轉向,這聲音不像是潛艇,我給您放出來。”這章沒有結束,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