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接近年底,天氣越冷。
大漢的百姓還好,早早的就積了糧食和柴火,往北的地方人們已經開始貓冬。
這些年年頭一般,但架不住帝后英明,賦稅少不說,要是家裡有孩子去當兵什麼的軍餉還多,並且不會拖欠。
孩子有地方啟蒙,能認得幾個字,不求能考上童生和秀才,到底識字多少能上城裡找份活計幹,賺錢補貼家用。
就是縣裡,鎮公所發的佈告,也能看明白。
要知道這些佈告裡有好些都是種地、養雞養鴨的小竅門,以及旁的一些生財的資訊。
就是他們農閒的時候服官府的勞役,也有銀子拿。
加之現在的糧食產量又高……基本上大部分人家都能過個飽年,稍微勤快些的人家還能過個肥年。
官府每年冬天都要濟貧,同時會在城門外頭增設粥棚,和臨時窩棚,力求冬天少凍死、餓死幾個。
現在大漢人的日子過得好了,也有一些人記得自己曾經挨餓受凍的日子,一到冬天也會去官府捐糧。
這一年,楚羿為了配合雲嬌的經濟戰,特地讓唐水和厲德春換了駐地,把駐地換成更前沿的清湖縣和懷化縣。
要說別的地方,這粥棚也就搭個幾個就成了,畢竟這不是前朝,無非就是一些個乞丐,流民那是沒有的。
可這清湖縣和懷化縣的粥棚卻是越搭越長,特別是今年,直接搭出了十里地,就是挨著粥棚不遠簡易的窩棚,也有十里地。
十里地的粥棚啊,饒是施捨的都是稀粥,這一天所耗費的糧食也多得嚇人。
好在這年頭有云嬌帶頭,願意給官府捐錢糧的人還是很多。
一個年輕的小夥子看著前頭排得長長的隊伍,一邊兒給這幫來自大梁的難民打粥,一邊兒一點兒沒有避著人的意思,跟旁邊兒的一個打飯老頭兒說話。
“周爺爺,您說這皇后娘娘是不是忒好心了,連大梁的流民都管。
他們可不是咱們大漢人,他們的皇帝不管他們的死活,也輪不到咱們大漢管啊。”
他這話讓前來領粥的大梁人很是羞愧,但再羞愧,架不住肚子餓,身上冷。
大漢的粥雖然不是特別濃稠,但裡面能瞧見飯粒兒,還有薑絲,一碗粥喝下去,身上立刻就暖和了。
“瞎嚷嚷啥,有沒有吃喝你的,況且,不管大梁還是大魏,幾百年前,還不是一家人!
好好幹你的活兒,官府又沒短了你的工錢。
再說了,咱們清湖縣以前也是大梁的地界,還是大漢軍打來了,才成了大漢的。”
老頭兒的話顯然讓這幫大梁的難民找回了些臉面,大家臉上的神色就好看了些。
小夥子聞言就拍了拍額頭,笑道:“我咋把這一出給忘了呢,呵呵……我就是為咱們皇上皇后心疼糧食,官府可是說了,這次的救濟糧,大半都是動的皇后娘娘的私庫。
而且皇后娘娘還在京城舉辦宴會,讓那些個權貴和商戶都捐錢糧。”
又給幾個人添了飯食,他又道:
“可這也不是個事兒啊,一天兩頓粥,最多餓不死人,要讓家裡人過好一點兒,能吃飽穿暖,還是得想法子找活兒幹。
要我說,還在大梁待著做啥?
皇帝都不管你死活,就是你有地有房子又有啥用?
能活命不?
還不是餓得背井離鄉,就像前朝的百姓似的。
還有,救濟糧能有多少,萬一吃完了接不上,那他們怎麼辦?
等著被餓死?”
兩個人有一搭沒一搭的聊著,這些話被好些有心人給聽了去。
說實話,他們逃出來,也是實在沒有辦法了,其實很多人都很羨慕大漢百姓,只是家裡有房有地有爹孃,放不下啊!
但這年輕人的話確實是戳心窩子,很多人就開始猶豫起來。
還別說,有人動了心思,這到大冬天的逃難也沒有個事兒做,也就三五成群的開始議論起來,是啊,人家大漢給粥是瞧著你可憐,不給你又能怎麼樣?
你家皇帝都不管,你想著別人家的皇帝管你?
看著遠處源源不斷的新流民加入,很多人就坐不住了,開始擔心起來。
清湖縣這麼點兒大,可禁不住這麼多人吃,就是能從別的地方調糧食,可是萬一雪大,路途上耽擱了呢?
那他們就只有死路一條了。
哎呦,這大漢皇帝咋就只打下幾個州府,為啥不一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