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你上位之後,也因為唐家早明白飛鳥盡,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這個道理,馬上放權,把手中的權利都交出來。
為的就是讓你放心。
為的也是希望太子能安安穩穩住在東宮。
即使是太子,為了不讓你猜忌,落得父子相殘的下場,他也本本份份地,從不逾越,也不私下結交官員。
可是,你還是容不下他。”
“啊。
啊。”
皇帝張著嘴,想解釋說什麼,卻什麼也說不出來。
皇后明白皇帝要說什麼,“你想說沒有想害太子?
呵呵!”
皇后洞悉一切的眼睛告訴他,她什麼都明白。
“你嚐到了皇帝那君臨天下的滋味後,便雄心壯志了,立下要一統天下的鴻志。
可惜才疏學淺,空有鴻志,卻沒有手段,你知道太子是個有能力的人,這一點先帝就曾誇讚過。
當年先帝肯將皇位傳給你,就有一部分原因是你有一個聰明的兒子,即使你這個皇帝不行,將來太子也能把皇朝治理得河清海晏。
於是,你把這個一統天下的鴻志交代了太子。”
“太子是個孝順的孩子,為了你的這個志向,也為皇朝江山穩定,更為了天下受盡戰亂的百姓,他毫無保留地幫你佈局,以天下為盤,落下一顆顆棋子。”
對太子,皇后有著無比的自豪與驕傲。
“可再優秀的太子,也救不了一個愚蠢的皇帝!皇朝西邊接壤的憲國,是最強大的諸侯國之一。
當年正是遇到憲王薨逝,眾王子爭奪王位的時候,太子設局,讓憲國內亂,計劃讓其內鬥消耗國力,然後發兵收復。”
“一切都如太子所料的那樣,在新憲王上位前,整個憲國都於一片混亂之中,皇朝大有可圖。
可是,你這個愚蠢的皇帝,未等勝利,就因酒誤事,將太子對憲國的全盤局面透露了出去,被徐英賣給了憲國。”
結果可想而知,新憲王上位後,看到滿目瘡痍的王國,記恨上了皇朝太子的算計。
新憲王聯合周邊幾個諸侯國,欲討伐皇朝,向皇朝宣戰。
皇帝混沌的腦子漸漸地回想起當年的事,當年七大諸侯國向皇朝宣戰,他怕了,他也慫了。
為了保住皇位,他準備把太子推出去當替死鬼,準備與天下人說,憲國內亂與皇朝無關,與他這個皇帝無關,都是太子一人所為……可沒等甩鍋成功,太子夫妻就意外去逝了。
太子去逝後,皇帝沒有了甩鍋的人,賠了七大諸侯國一大筆錢財。
七大諸侯國見皇朝如此軟弱,有能力的太子又死了,不足為懼了,加上他們諸侯國之間也不是一條心的,拿了好處後,也都退兵了。
“為了平息七個諸侯國的怒氣,你與董家,以及幾個狗腿臣子暗中謀劃,欲給太子再加毒害親父,謀朝篡位的罪名,你想用太子的死,來給七個諸侯國交代。”
皇后看透了皇帝的心思,“其實你早就想殺了太子,想殺了我,你早就對太子不滿,七大諸侯國的圍攻,不過是你光明正大要除掉太子的藉口。”
然而那時候,安國公府已經交出了所有權利,手中無人亦無權。
定安侯府在太子妃嫁進東宮後,為了不讓威望日重的太子受皇帝厭惡,也把兵權交了。
兩家向皇帝做出最誠懇的態度,表示他們對皇帝的忠誠,亦表示出太子對皇帝這位父親的信任與絕對忠誠。
皇帝混濁的眼睛裡,有過片刻的恍惚。
一開始時,他的確被他們的忠誠所感動,只是漸漸地,當他聽到越來越多人讚美太子,甚至有些他不同意的政令,那些官員私下說等太子繼位後再議就能透過,他就開始對太子再生不滿,最後這不滿積成了滿腔殺機……他想殺了太子,自然不會放過皇后,更不會放過擁護太子的人。
要麼不殺,要麼一次清理乾淨,永除後患。
於是,皇后,國舅安國公府,太子妃孃家定安侯府,還有許多跟隨著太子的官員以及家人,這些名單讓他董家等人給他列出來,足足上百頁,記載了五千多條人命。
只要他一聲令下,五多千條人命,就將成為墊穩他龍座的屍首。
“你不知道的是,你剛把五千多條命列出來,太子就得到了訊息。
那會兒,太子有兩個選擇。”
唐皇后看著皇帝,說:“一條路是全部人一起死,另一條是篡位,江山易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