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想發財又不想惹麻煩,上身怎麼辦?
當然只有做生意了。
那麼天下間做什麼生意最賺錢?最能快速的發大財?
答案當然是開銀行了。
彼時的錢莊存錢要收保管費,並且還不進行貸款業務,文玉兒早就看中了這條商機,把現代銀行的操作模式引到古代。
只是這樣一來,勢必得罪天下所有的錢莊,普通人能開錢莊嗎?哪個錢莊的幕後之人都不會是泛泛之輩。
小小的翰林編修宋玉,或者說文家,不管哪個,伸出去都是細胳膊細腿不夠人折的。
經過反覆考慮,文玉兒只得暫且打消了這個念頭。
沒想到到了房縣,倒得了這個契機。
文玉兒找到縣太爺,跟他商量招些災民,參與救災之時,縣太爺沉吟了半晌才道,“大人您這法子是個好法子,只是……,只是這糧食,上哪裡找去?”
房縣沒有餘糧,文玉兒運來的那些救災物資,糧食也分配的差不多了,這積雪也不知道哪天能夠掃清,每天一睜眼那麼多張嘴等著吃飯,縣令大人擔心文玉兒這麼個搞法,等哪天斷了糧,麻煩就大了。
縣令的考慮很有道理,文玉兒在想對策時,腦子裡忽然靈光乍現,也許這個時候,推出她的銀行是最好的時機。
災後重建,需要很多的勞力,這些災民放在衙門裡白養著,也是要給飯吃的,讓他們參與救災做工,可獲得糧食或錢財。
據文玉兒兩世的生活經驗,十之八九民工們,最後都會選擇要銀錢,而不是糧食。
這些人又暫時居無定所,有了銀子,也沒安全之地可放置,些時推出她的銀行,再以利錢誘之,簡直是天時地利人和的完美之策。
並且她現在再不是細胳膊細腿,秦王府這個大靠山就是這麼用的。
果然成功了,並且比她預期中還要好很多,當然那能說會道的文書也功不可沒。
縣衙裡緊張的等著訊息的縣令大人,聽著衙役繪聲繪色的彙報,也長長的透了一口氣。
只當這嘴上沒毛的年輕人,辦事不力,沒想到倒也不是繡花枕頭。
大銀行開張第一天,就被擠爆了門檻,接連三天天天如此。
房縣裡大大小小的錢莊,都坐不住了,聚在一起商量對策。
只是商量來商量去,要麼關門大吉,要麼跟風而上,真沒有什麼其他辦法。
房縣最大的錢莊,豐大錢莊的掌櫃悶坐半晌,喝了半茶壺之水,瞧著眾人你一句我一句的亂嘈嘈,卻嘴巴閉得緊緊的一句話也不說。
眾人吵了半天,見他一句話也不說就試探道,“周掌櫃,你是怎麼個意思?”
這位被喚作周掌櫃的,蓋子往茶盅上一蓋,發出一聲清脆的“叮”聲,“你們怎麼說,怎麼做,我們豐大跟著就是了。”
會議結束也沒能拿出一個章程來,這位周大掌櫃離開了茶樓,回到屋裡就寫了一封密信,招了個夥計模樣的人進來,連夜把密信送了出去。
周大掌櫃有專門的送信渠道,不過短短五天,信就送到了千里以外,某一座深宅大院裡頭。
侍衛拿著密信,一路暢通無阻的走進一間書房,書房裡有一位,身穿紫金袍的二十歲左右的年輕人,跟著一幫幕僚正在議事。
侍衛也不管這些,直接闖進去,“世子爺,房縣來了緊急密信。”
這位被稱作世子爺年輕人,接過密信,一目十行的看完,氣得把手中的密信揉成紙團,一拳砸在大理石桌面上。
咬牙切齒道,“宋玉!又是這個可惡的宋玉,屢壞我大事!”
一位四十多歲,看上去文質彬彬的幕僚道,“這個宋玉著實可惡,不如派個人……”
幕僚伸出手掌,做了個砍脖子的動作。
看著文質彬彬像個讀書人,卻也是個心狠手辣的狠角色。
不過也是啊,能成為幕僚的都是不安於室者。
記得那個誰說過一句話,但凡幕僚者,不是即將唆使自己的主子造反,就是已經唆使主子在造反的路上。
造反,這種事都敢想敢做,殺個把人又算得了什麼?
中年文士話音一落,在場七八個幕僚,就有六個人贊成,剩下的兩個是還沒來得及說話的。
幕僚們個個義憤填膺,哪知那被稱為世子的年輕人卻道,“宋玉,不過是個迂腐的讀書人,手無縛雞之力不足為慮。”
“並且,就這麼殺了宋玉,朝廷調查起來,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