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宗皇帝已然暴怒,便賜罪於簡家,現下蘇通只有將蘭妃繩之以法方能救出恩師。
顧束雙拳難敵蘇通的兵隊,只得眼睜睜見著蘭妃被蘇通抓走,也只得去求當時的太子也便是先皇,先皇得知此事便對著顧束說要救蘭妃可以。
但他必須娶簡相女兒為妻,這簡家犯下了收留前朝遺孤重罪,恩師難救,他奉恩師之命只能極力維護住恩師的子女。
簡家女子多不願入宮為妃,特別是簡相嫡女不願嫁於蘇通為妾更不願入宮中,只是心儀顧束。
顧束在長安城中尚且還是未娶之身,為救蘭妃與其腹中胎兒兩條性命命顧束不得不與簡相之女成親,左右他也想給恩師女兒安穩一生。
太宗顧念著顧家成立大印之恩,定當不會讓顧府蕭條,顧簡氏入了顧府之門後,顧束也只是當做妹妹一般待著。
蘭妃知曉顧家祖訓,聽聞此事她腹中只七月的孩兒便早產。
因先皇日日照顧蘭妃,日久後先皇對這師叔也心生愛慕之意,既然顧束已有正妻,蘭妃又因顧束傷心欲絕,遂先皇生了要佔有蘭妃的心思。
先皇抱著當時的孩兒給了顧束,並對他而言蘭妃生子之時難產而亡只護住了孩兒。
對蘭妃而言便是因孩兒早產身亡,蘭妃心如死灰,便留在東宮中苟延殘喘地活著。
顧束傷心欲絕,因著顧簡氏悉心照料他又捨不得方出生的弱小孩兒留在世間受苦,他便漸漸地振作起了精神,蘭妃之子顧黎對外也只說是顧簡氏的孩兒。
東宮之中先皇對蘭妃之感情也越來越深,先皇對蘭妃本就有欣賞之意的,後來因蘭妃生性柔弱在東宮之中被旁的妃子欺辱的厲害。
先皇索性不過問太宗皇帝便將蘭妃提為太子側妃。
太宗皇帝曉得之後,先是狠狠地責罰了淨慧師太,得知蘭妃並未曾獻身於先皇,便又叫來先皇讓其殺了蘭妃。
先皇已情根深種必定不會殺了蘭妃,而淨慧師太本就與蘭妃有施粥佛法交情所在,感念著女子是難得知己,也想護她一命,便勸蘭妃委身於先皇。
蘭妃說一女不嫁二夫,寧願死也不願嫁給先皇,淨慧師太知曉她心中定當還有顧束在,便帶著蘭妃去了顧府,設計讓兩年未洞房的顧束與顧簡氏洞房花燭。
蘭妃見到此後,傷心更甚,淨慧師太想救她一命便讓其假裝有孕,因不忍淨慧師太受罰,這蘭妃不得不委身於先皇。
可她的第三個孩子卻還是無緣入世,如若說前朝遺孤還好,可這蘭妃卻是不貞之人哪裡配有皇家子嗣?
此時淨慧師太腹中女兒出世,太宗皇帝得一孫女,不願殺生給孫女招來禍端,便大發善心饒過蘭妃一命,只是告誡先皇蘭妃不可有孕,且顧黎必須死,前朝血脈不得留存。
先皇與淨慧師知曉此事後,也得知太宗病重,淨慧師太趁機將父親的兵權交給了顧束,加之顧家原本的兵權太宗已對顧束是無可奈何。
太宗逝世後,先皇登基後賜封蘭妃,蘭妃雖得陛下寵愛可卻也因以為一連三個孩兒皆未出世,總是鬱郁不歡。
直到小景語陪著她來玩她才有了些笑意,見著景語她好似見著自個兒的兒子一般。
也因景語蘭妃慢慢地接受了先皇,並且又有了孕。
可這孩兒卻是很難保住,淨慧師太一查才曉得是蘇通在此動了手腳,便設計讓蘭妃假意流產,實則暗地裡蘭妃生了孩兒,將孩兒生下後教於一她信得過的妃子撫養。
淨慧師太懼怕蘇通的心機,遂瞞過了眾人只有那妃子知曉,也給這孩子求來了端陽王的封號,連蘭妃都以為這個孩子還是未曾保住。
蘭妃一直是在宮殿之中不出門的,直到有一日顧束進宮來發現蘭妃並未死,他得知先皇欺騙了他並且強佔了他的蘭妃怒意滔天,要殺了先皇。
淨慧師太將他攔住,並答應了顧束只要蘭妃肯諒解他,他能夠拋棄一切在與蘭妃私奔,她便能給他二人做主讓蘭妃出逃宮中。
雖淨慧師太如此說,可先皇曉得後狠狠的責罵了淨慧師太。
並且將蘭妃囚禁宮中,擺下宴席款待顧黎,讓顧黎替蘭妃作畫。
蘭妃得知當初顧黎與顧簡氏在一道只是因服用了淨慧師太所下的藥物,娶顧簡氏只因是簡相遺願。
蘭妃原諒了顧黎願與他遠走高飛,卻不料先皇帶著顧簡氏出來,顧簡氏懷中還抱有兩歲的女兒,因此恨極了這個蘭妃,顧簡氏便對顧束說是因蘭妃她的爹爹才會晚節不保死於非命的。
顧束卻還堅持著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