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樂的發展?我覺得從傳統上說,中國人乃至亞洲人,無論是在長相上、性格上、情感方式上,都傾向於細膩的東西、優美的東西、輕靈的東西、線條性的東西,審美上就更是如此。
相比之下,歐美人長得魁偉,性情熱烈,審美上也更傾向於重量、體積、塊面、節奏。
中國傳統藝術成就最高、最具代表性的樣式是書法,那就是門線條的藝術;傳統山水畫主要也是玩線條;中國的傳統戲曲,尤其是被稱為“國劇”的京劇,其主要的唱腔模式也可以說是一種“線條模式”:一個字,通常是結句末尾的那個字,往往被“咬”住唱半天,高低曲折,反覆處理。過去不說“看戲”說“聽戲”,聽什麼?就是聽演員“耍腔”,聽聲音在那虛幻的空間中拉出的看不見的、虛虛實實的、意味無窮的線條。
假如你問我什麼是最具代表性的當代中國流行樂,我會給你舉出《草原之夜》。也是一個字被拉得挺長,以後才出現下一個字。拉的過程就是抒發、處理情感的過程,抒情性就出來了。這首歌之所以受到那麼多人的喜愛,之所以被稱為“東方小夜曲”,和它唱腔模式的“線條性”大有關係,決不是偶然的。
現在國內流行樂創作的一個重大缺陷就是,像電腦做音樂一樣,一個音配一個字,或一個字配一個音。比如“我的眼裡只有你”,一句詞七個字,就配七個音:3232352,或4345463。這種做法慢唱還行,一快就不行了,字和音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