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場曠日持久的消耗戰開始。
袁紹終於放棄了速破蘇哲的戰略,開始放下他驕傲的自尊,著手進行長期的鏖戰。
之後的三個月中,袁紹幾乎放棄了正面進攻,沒有發動過一次像樣的進攻。
他的十五萬步軍連營十里,跟官渡壁壘相隔對峙,整整一季都沒有過行動。
而他的近八千騎兵,則被袁紹不斷派出,以文丑,顏良等騎將統帥,不分深入蘇哲後方,抄襲蘇哲的糧道。
對峙不覺已進入第四個月,沮授的持久戰戰術終於開始見成效,蘇哲方面開始有撐不住的跡象。
雙方既然進入了對峙,蘇哲只能見招拆招,下令董昭,滿寵等後方留守官吏,將各州的糧草,源源不斷的送往前線,供九萬大軍之用。
只是,蘇哲雖然控制的州的數量比袁紹多,但質量卻不怎麼樣。
兗州,徐州,青州三州,都是經歷了連年的戰火,田地荒蕪,人口嚴重流失,直到近年才開始慢慢恢復生機,糧草供應有限,就算是各地的世族也餘糧有限,沒辦法從他們身上壓榨出更多的油水。
至於他所控制的半個司州,其最富庶的洛陽一帶,當年就被董卓的禍害成了荒無人煙之地,近年經過李嚴的治理,勉強有所恢復生機,也僅僅是自己自足,沒辦法支援蘇哲的主戰場。
還有淮南之地,雖然土地厚沃,但挨不住袁術的窮奢極欲,蘇哲攻下之後,得到的也是一片殘破,眼下也在恢復當中,沒辦法提供更多糧草。
這也就意味著,排除了殘破的各州,真正能對蘇哲提供後盾的,也就是最為富庶,受戰亂破壞最小的荊州了。
於是,整個荊州都被動員了起來,大批的糧草不斷經由宛城北上,轉運到了官渡前線。
也幸虧蘇哲早年就在荊州實施了屯田,如今關鍵時刻,屯田的所得糧草起到了極大作用,勉勉強強的能養活蘇軍九萬張嘴。
只是荊州離前線距離又太遠,糧草轉運需要經過長途跋涉,所需民夫眾多,光是在路途上所消耗的糧草,數量就驚人嚴重。
於是隨著時間推移,荊州方面也開始吃不消,蘇哲終於開始陷入乏糧境地。
而袁紹則不同,冀州本來就是第一大州,當年他跟公孫瓚爭地河北,也就在冀州境內打了界橋一役而已,其後大部分時間的戰鬥,都發生在冀幽邊境。
這也就是說,冀州在長達五六年的時間,基本沒有受過戰爭的破壞,經濟發展相當的繁榮,且不算幽並二州,光是冀州一地,就足以為袁紹十六萬大軍供應充足的糧草。
所以,袁紹自然是一點都不著急,就這麼跟蘇哲耗著,坐等著蘇哲糧盡崩潰的那一天。
入冬之後,蘇哲終於吃不消了。
後方運來的糧草越來越少,為了維持下去,他只能下令減少將士們每日的口糧供應。
對任何一支軍隊來說,減少口糧的影響,都是致命的。
士卒們之所以為蘇哲打仗,主要原因並非是因為蘇哲是什麼“真命之主”,還不就是為了混一口飯吃。
現在,飯都已經開始吃不飽了,他們的軍心士氣,自然是受到了打擊,開始日漸低迷。
黃忠等大將們漸漸也焦慮起來,他們很清楚,如果再繼續跟袁紹耗下去,用不了這個冬天,他們的糧草就要耗盡,九萬將士必將不戰而潰。
到那個時候,他們先前一切的勝利,都將失去意義,袁紹雖然沒贏一場仗,卻將獲得最終的勝利。
是日入夜,蘇營中軍大帳。
胡車兒宣讀著後方發來的急報,大多都是不好的訊息。
“兩日前,我五千斛糧草在許都以北三十里被敵將顏良所劫,糧草皆被燒燬。”
“荊州刺史馬良傳來訊息,當地民夫不堪轉運糧草勞苦,已出現逃亡現象。”
“汝南黃巾劉闢起兵作亂,宣佈擁護袁紹,豫州刺史蔣琬已發兵前去征討。”
……
一道道的訊息,果然都是對蘇哲不利,聽的左右眾將們,個個臉色陰沉難看。
唯有蘇哲,卻閒飲小酒,不慌不忙,彷彿根本沒有把這些不利當回事。
一旁的龐童忍不住提醒道:“丞相,我軍糧草補給愈加艱難,將士們已經頻頻出現怨言,後方又有民夫逃亡,黃巾餘孽作亂,形勢已經對我們相當不利了,若是再這麼耗下去,只怕後果不堪設想啊。”
皇甫嵩也拱手道:“是啊丞相,我們必須要儘快擊敗袁紹,結束這場戰爭,不然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