點,但下官也是沒有辦法,只因年前河南一帶糧食歉收。
開封府鳳陽府等地無數流民,在有心人的煽動下,拼命湧往永城,一時間小小的永城縣竟然聚集了六七萬流民。
而當時歸德府糧庫已空,已無力賑災,如果繼續讓情況糜爛下去,這些流民保不住要鬧出大亂子。
下官只要想辦法,將這些流民在永城縣進行安置,最後不得挑選其中數千精壯編入軍戶。
下官最後努力化解了這次流民的危機,沒有開口向朝廷要一份錢糧,下官只能說盡力了,就算到時候朝廷責怪,下官也問心無愧。”
“哦!原來如此,倒也是個好辦法!”盧象昇平靜的說道。
盧象升不是蠢人,一聽就明白了,李子霄這番話半真半假,但盧象升不得不承認,李子霄這種辦法,也不失為解決流民暴動的辦法之一。
盧象升記得,在宋朝的時候,每當遭到什麼天災**時,朝廷害怕那些流民造反。
就會從那些流民中,挑選精壯,盡數編入廂軍。
這樣的話,那些只剩下老弱病殘的流民,就是想做什麼,也是有心無力,朝廷自然也就不用害怕他們造反了。
雖然李子霄只是介紹了一下大概,但盧象升也能想象得出,當時永城縣內緊張的氣氛。
六七萬沒吃沒喝的流民,聚集在不大的永城縣境內,那簡直就是一個隨時會爆炸的火藥桶啊!
而且期間還有亂軍,在流民中煽動挑撥。
當時李子霄的焦慮心情可想而知,出此下策也是不得已而為之,這個理由說到哪都行得通。
李子霄的這個回答,讓盧象升還算滿意,到時候盧象升回到朝廷,也有辦法堵住一些人的嘴。
不過盧象升卻還有一個疑問。
他接著問道:“不過本官觀你這些士卒,訓練有素,看起來久經戰陣,可不像是沒見過血的樣子,這又是怎麼回事呢?”
李子霄聞言,苦笑道:“大人有所不知,下官前些日子,在保定府一處叫馬官營的地方,曾與韃子血戰了一場。
幾日前,更是帶手下將士在順德府和韃子打了一仗,保住了順德府,然後才東進遇上盧大人被韃子圍困在賈莊,才出手相助的。”
“哦?之前李大人已經和韃子遭遇過兩次了?戰熾如何?”
一聽李子霄已經和韃子兵打了兩場,盧象升的興趣就來了,連忙追問當時的戰況。
“還好,當時下官率麾下八千士卒,保定府馬官營一帶,與三千兵馬韃子血戰了一場,將其全殲,斬獲了三千餘韃子首級,逃走者無幾。
第二次,我率三千士卒支援順德府,與城外七千多韃子激戰一日,最後殲滅韃子兩千餘人。”李子霄語氣平靜。
“什麼?兩戰斬獲韃子近五千餘首級!”
這下整個大帳都沸騰起來,就算是盧象升也被震驚得站了起來。
他伸出手指著李子霄,不可置信的問道:“此話當真,李大人你可知謊報軍情,乃是大罪啊!”
李子霄也站了起來肅然道:“盧大人明鑑,下官絕不敢欺瞞朝廷與大人。
馬官營一戰我們斬獲的三千韃子首級,目前還在我軍中,已經命人將他們用石灰醃製,加上現在天寒地凍,儲存的還算完好。
至於順德那一戰,最後我用那些韃子的屍體,換回了上萬被韃子俘獲的大明百姓。
況且順德知府與順德兵馬守備,應該已經親筆寫了報捷奏章,上報了兵部,相信盧大人到時候不難查到。”
“走走,快帶本官去看那些韃子首級。”盧象升激動的沒心思繼續吃飯了,拉著李子霄就往外面跑。
很快,李子霄就帶著盧象升來到兩輛大車前,這兩輛大車就放在冰天雪地裡,已經被大雪覆蓋。
大車上面裝著好幾大麻袋,盧象升解開一看,裡面全都是一顆顆人頭,讓人看得頭皮發麻。
“還真是韃子的首級,看來本官還是小瞧了李大人啊!”盧象升拎起一個韃子腦袋,看了看,震驚的說道。
“這近三千韃子兵首級裡面,其實真正的韃子首級不過一千兩百來個,剩餘的全都是包衣奴才的腦袋。”
李子霄解釋道。
突然間,盧象升大笑了起來:“就算如此,李大人能有上千韃子的斬獲,也已經巨大的功勞了。
如果再證實你順德一戰,以及本官親自證明的賈莊一戰,你差不多已經殺死七八千韃子了。
這簡直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