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的家眷,自己掏腰包賞賜了不少錢糧,算是變相的拉攏兩人。
但李子霄比吳來雲更有自信,他相信徐魏和齊林兩人都是聰明人,也並不是那種愚忠之人。
當他們加入白龍軍,對他以及白龍軍有了更深入的瞭解後,他相信這兩人會看出白龍軍的潛力,會真心融入白龍軍的,這需要時間。
吳來雲在算計李子霄的同時,李子霄何嘗不是在算計他呢,到底最後是老狐狸厲害,還是小狐狸青出於藍,那就以後走著瞧!
徐魏和齊林也全都知道吳來雲的用意,在沒加入白龍軍之前,他們絕對認為吳來雲是條大粗腿,抱住他沒錯。
可是當這兩人加入白龍軍之後,在白龍軍生活了這一個月,在與李子霄,周大柱,衛宏等人相處了這一個月後。
他們漸漸發現,他們真正喜歡上了這裡的生活,不需要阿諛奉承,在白龍軍中一切憑戰功說話。
他們兩人自信,如果真的憑戰功說話,他們絕不輸給白龍軍的任何一個將領,他們對自己的能力,還是有自信的。
同時,他們更加見識到了白龍軍真正的強悍之處,讓他們感受到了蓬勃生機,和朝廷官軍那隻死氣沉沉,簡直就是鮮明的對比。
而且徐、齊兩人都能感受到,李子霄絕對不是那種貪慕虛榮,貪戀官權的傢伙,之前他在吳來雲面前的表現,更像是裝出來的。
他們意識到李子霄絕對是那種野心家,此時他所做的一切,看上去更像是一種蟄伏,等待潛龍出淵的那一刻,就是他一飛沖天之時。
徐魏,齊林確實對大明朝很留戀,並不希望看到大明滅亡,但也不代表他們就是那種愚忠之人,他們也想為自己前途和家人前途著想。
他們覺得似乎跟著李子霄更有前途,此時兩人還處在搖擺階段,最後兩人一合計,做出來決定。
只要李子霄不造反,他們就跟著李子霄走。
但他們為了給自己留條後路,他們依舊沒有中斷暗中和吳來雲的聯絡,畢竟他們的家人可還全都在鳳陽呢。
這一切,其實李子霄早就透過張富貴的情報司得到了訊息,張富貴這傢伙在搞情報上,確實有天賦。
對此李子霄暗歎這兩人還有點眼光,如果這兩人此時就直接倒向吳來雲那邊,李子霄也不會對他們手軟的,會想辦法清理掉他們。
既然現在兩人的決定還算中矩中規,他也就繼續考察兩人,他相信未來這兩人會真正做出正確決定的。
………………………………………………………………
隨後時間裡,李子霄密切關注著朝廷圍剿李自成,張獻忠等各路義軍的動靜。
讓張富貴利用他們在開封建立起來的情報系統,準確的獲取的朝廷有關圍剿義軍的第一手資訊。
崇禎十年(1637年)四月,明朝兵部尚、內閣大學士楊嗣昌主持圍剿各路義軍的事務以來。
楊嗣昌便策劃了“四正”、“六隅”、“十面張”的圍剿戰略,並且這一對義軍的新圍剿戰略,起到了奇效。
隨後幾個月裡,李自成在陝西遭到幾次失敗,劉國能率領的義軍,也在河南歸順朝廷,另一股張獻忠率領的義軍主力,也遭遇到了困難。
而此時李自成也被朝廷圍堵在陝西渭南一帶,而李子霄知道,很快李自成就會兵敗,然後躲到陝西東南的商洛山中,苟延殘喘去了。
而另外張獻忠這路義軍的局勢也不好,接連遭遇慘敗,讓張獻忠不得不考慮暫時歸順朝廷,為自己爭取時間了。
而李子霄在收到張富貴發回的情報後,發現和他記憶中的歷史基本無二,他這隻小蝴蝶的翅膀,還未能影響到那些大人物。
李子霄知道,用不了多久,在官軍的強大攻勢下,為了儲存實力,張獻忠會在谷城、羅汝才在鄖陽,分別接受了兵部尚熊文燦的“招撫”。
李子霄不得不嘆息一聲,他此時的力量還是太弱小了,留給他這兩年的時間,他必須好好利用起來。
利用這兩年時間,儘量壯大他手裡的力量,打造一支精銳的鐵軍,等到兩年之後,張獻忠再度反叛,李自成殺出商洛山。
那時候,也正是李子霄的機會,所以這段時間他除了招募兵員,訓練新兵,打造兵甲之外,還要積攢錢糧,穩固根據地,事情多的很。
就這樣兩個月過去了,時間到了崇禎十年八月份,即將進入收穫的季節,而此時李子霄卻收到了一封來自金陵的信。
信是由周伯秘密派人送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