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然間,就聽到身邊親兵對他大聲喊道:“將軍不好,對面亂軍動了!”
果然,齊林抬頭朝著對面望去時,發現對面的亂軍似乎等不及他們殺過去,反倒是先行一步,朝著他們列隊逼近了過來。
“快,各將領立即回到本部,馬峰你率領騎兵居右策應,動作要快,其餘步軍立即列陣迎敵。刀盾手們頂在前面,弓箭手居後做好準備。”
齊林看到白龍軍先一步行動後,便顧不得做他的作戰部署了,忙不迭的下令道,官軍之中頓時一片雞飛狗跳的忙活了起來。
其實,之前當齊林這股官軍出現後,李子霄這才下令正在原地休息的兵將們,立即起身準備作戰。
同時,就在官軍停下腳步後打量白龍軍的時候,李子霄也和手下各將領們,也在定睛打量著眼前的這支官軍。
這支官軍的兵力和情報上說的基本上相同,數量在兩千人左右,其中有一營大致三百人左右的騎兵。
明軍比較缺馬,而且朝廷將有限的馬匹,還要先供應給遼東的邊軍使用。
在邊軍裡,騎兵的比例相對會比內地的衛所軍比例高的多,此時大名鼎鼎號稱‘大明第一強軍’的‘關寧鐵騎’就是清一色的騎兵。
而眼前這支官軍明顯不屬於邊軍範疇,充其量也就是衛軍系統的,屬於地方軍的範疇
雖然兩軍此時相距不足二里地,但已經在目視的極限了。
好在李子霄的眼睛上學的時候保護的還相當不錯,沒有一點近視,視力還算是相當不錯,基本上可以看清對方大致的裝備情況。
從甲冑方面來看,這支敵軍的核心是官軍中大約一千五百的戰兵,這些戰兵之中披甲之士大致只有三成左右,已經算是很高的比例了。
而且大多都是皮甲抑或是棉甲,鐵甲裝備數量很少,其餘人等多數都隻身穿紅色的鴛鴦戰襖,防禦能力也就呵呵了。
而武器方面,對面的敵軍就顯得更是駁雜多了,冷兵器中長槍、長刀、鏜鈀、藤牌、步弓基本上什麼都有。
不像李子霄白龍軍這邊,武器單一而量多,基本上就是盾牌,長刀,三稜長槍,弓箭,鳥銃為主,其他亂七八糟的兵器李子霄都沒裝備。
而在火器上,官軍後面有人抬著四尊虎蹲炮,鳥銃裝備數量不算多,更多的還是明軍喜歡使用的那種三眼銃。
李子霄一直都對敵人的火器最為重視,畢竟火器的遠端殺傷能力,對於他來說是最大的威脅。
如此一來李子霄也就放心多了,畢竟在火器上,他的優勢眼下僅僅是集中在鳥銃裝備數量比較多。
而火炮方面,白龍軍此時根本還無法自己鑄造,只有從官軍和地主老財手裡繳獲的三門弗朗機炮和五門虎蹲炮。
至於白龍軍還繳獲的一些老舊,笨重的舊炮,李子霄果斷沒帶上,留在白蛇寨和周莊用於御守。
那麼看來,和這支官軍先鋒在雙方的火力上一比,白龍軍這邊就佔了不小的便宜。
縱觀一遍之後,他還是放心了下來,眼前這支官軍先鋒部隊實力還是蠻不錯的。
但是如果對上此時的白龍軍,在李子霄看來,這支官軍還是不夠看的。
更讓李子霄感到可笑的是,這支官軍先鋒出現之後,就一直在那邊不知為什麼。
到了這裡之後,並未立即排出作戰佇列,而是依舊處於行軍陣列,擠在一起磨磨嘰嘰的不知道在幹什麼。
但是仔細想了一下之後,李子霄還是想明白了,對方之所以這種表現的原因。
第一對方可能是被他白龍軍威武的軍陣給嚇住了,這會兒正猶豫著該怎麼辦才好。
第二就是敵軍沒有考慮過白龍軍會主動進攻的可能,畢竟白龍軍先到此地,擺出的也是方陣隊形,看上去有些像是要以逸待勞,防守作戰。
而敵軍的將官們可能會正在考慮,他們是否主動攻擊過來,如此一來,雙方見面後,很詭異的對峙了兩分鐘。
不過,最後還是李子霄這邊先反應過來,李子霄發現這可是一個難得的機會。
如果,能夠在官軍大部隊趕到之前,先吃掉或是擊潰這種官軍先鋒,那麼對於官軍計程車氣必然是沉重的打擊,更會提升自己部下計程車氣,一舉兩得。
於是,李子霄非常果斷的選擇了動手。
李子霄立即對跟著號兵下令道:“吹進軍號,全軍保持陣型不變,壓向敵軍,他們不願意先動手,那就咱們殺過去。”
隨著一陣快節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