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是呀,弟兄們現在可以說是士氣如虹,早就他孃的手都癢癢了,就等官軍過來,好好收拾收拾他們了!”
周大柱也附聲道。
這次李子霄一共帶來了近四千人馬迎戰鳳陽方向的官兵,其中戰兵不到三千人,其餘的都是輜軸兵,伙伕,醫療兵等。
戚威站在人群后面,只是聽著李子霄手下的這幫老弟兄們說話,卻沒有發言,但在心裡不由得有些出神。
他也是出身武將世家,雖然後來看不過邊軍中,一些將領的一些行為,為了救兄弟而得罪了上官,為了活命,才不得不離開軍隊的。
後來他們落草為寇,沒少遭到官府的通緝和圍剿。
但是他們基本上都是游擊戰,遇上小股官軍能打就打,不能打就跑。
往往都是一擊而走,從來不敢跟大股官軍對戰。
而白龍軍這幫傢伙像是吃了雄心豹子膽了一般,僅憑他們區區不足三千能戰之兵。
面對宿州方面,開過來的上萬官軍,竟然沒有一人露出半點的畏懼。
反倒是一個個摩拳擦掌的急著上陣,簡直就是沒把這些官軍放在眼裡啊!
難道現在的土匪都是這樣的嗎?
當然不是,戚威這個想法剛一冒出來,就被他自己否決了。
笑話,如果此時天下的杆子都像白龍軍這樣,那麼老朱家的天下恐怕早就被推翻了。
而且在戚威的心裡,早已經不把白龍軍當成普通的杆子了,他甚至認為此時的白龍軍在紀律等方面,遠遠超過了朝廷官軍。
至於戰力方面,他也不太好確定,雖說或許還比不上大明邊軍精銳,但絕比那些比鄉勇稍微強點的衛所官兵,強太多了。
尤其在士氣方面,這些白龍軍將士甚至比大明邊軍精銳都高昂,他們堅信自己在大當家的帶領下一定能夠戰勝官軍。
這也是前幾次李子霄率先手下,接二連三取得勝利後,積攢下來的結果。
這不由得讓戚威也對李子霄,更加佩服了一些。
作為一支土匪杆子,李子霄能把手下弄成這樣,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
即便是他這樣武將世家出身的人,也當過邊軍軍官,落過草為過寇的人,也不得不對李子霄欽佩的要死。
李子霄及其手下諸將的鎮定,也讓戚威心裡踏實了不少,他可不想自己剛剛投效到白龍軍,李子霄就被官兵給剿滅了。
此時,戚威可謂是和李子霄榮辱與共的關係,於是也瞪大眼睛看著地圖,開始積極的想起了辦法。
李子霄看著地圖,轉身過來對眾人,分析道:“官軍從宿州過來,只有一條官道可走,他們不會選擇小路行動。
而且他們此行進入永城縣境內之後,還要先和永城縣的那些鄉紳們匯合。
不過,永城縣的縣令,估計也不敢把這麼多官軍放入城中。
否則的話,這上萬官軍進城,這永城縣便基本上,也就跟遭土匪洗劫差不多了。
所以我敢肯定,永城縣的縣令及其他鄉紳,會在城南選擇和宿州方面的官軍匯合。
大家過過來看看地圖,他們最好的紮營處,也就在城南十里的小安莊。
這裡地勢平坦,比較適合像這種大股朝廷大軍的彙集紮營,而永城縣給官軍提供的物資,肯定會先運到這裡,提供給官軍使用。
而且我這個想法,也剛剛得到了韓銅派回來斥候的證實,應該不會有錯。
我們可沒打算讓永城縣的縣令和那些鄉紳們和官軍們輕易匯合。
特別是永城縣給官軍提供的,這些糧秣之物,我們就更不能留給官軍了。
所以我要派一隊人過去,將這批物資給奪了回來,最好是一支騎兵,騎兵的機動性更強,更方便。
至於我們攔截官軍北上繼續深入,永城縣境內的地方,我看最好選在濉河以南這一帶。
這裡地形對比較適合咱們和官軍展開,同時也比較適合在戰後追擊。
只要我們在這裡打垮官軍,官軍潰兵就會沿著官道,朝宿州方向潰逃,我們可以一直追擊下去。
這一次咱們不打就不打,要幹就要把宿州那邊的官軍徹底打殘,沒了這一萬官兵,鳳陽這邊的危險就徹底消失了。
從韓銅從宿州方向,送來的訊息看,再有一天半的時間官軍就要抵達咱們了,今天咱們便拔營起寨,先一步渡河到南面等著他們。
戚威聽令!”
李子霄指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