們將士手裡的火銃和霹靂彈。基本上就會失去作用的。
所以,卑職希望回代州一趟,將手下的火槍兵帶過來。
卑職麾下的火槍兵,雖然也懼怕雨水,但就算是雨天,也能勉強保持正常射擊。”
戚威看著今夜這場突如其來的大雨,心裡不由得發慌。
他參與了昨日的守關之戰,可是親眼見識過清兵的悍勇,和明軍這邊的孱弱。
如果失去了火銃,特別是鐵殼雷後,明軍只與清兵對拼冷兵器,戚威感覺雁門關的這些明軍,還真拼不過。
所以,這個時候戚威想返回代州,將五千白龍軍和五千城防軍帶來,關鍵時候可以接替明軍守關。
“有這個必要嗎?天亮之後,本帥命人回代州調集的一萬人馬,差不多也就能到了。
即便是雨天霹靂彈失效,雁門關上到時足有兩萬餘人,韃子應該攻不進來的。”
對於戚威的擔憂,盧象升覺得有些過度緊張了。
同時,沒等戚威回話,盧象升又自顧自的說道:“你說,你們那位李爵爺,要是將你們手裡的那種燧發槍,也提供給朝廷。
我們守關的將士要是能裝備上,還需要你回去調兵嗎?”
燧發槍的秘密,早就不可能瞞住了。
朝廷和盧象升曾經多次向李子霄要求,讓他提供燧發槍給朝廷,但都被李子霄拒絕了。
為此,崇禎氣的都拍了桌子。
大明朝廷只能和韃子一樣,透過其他渠道,從李子霄那邊搞來燧發槍。
其實此時李子霄手裡的燧發槍,不僅被韃子得到,大明朝廷也已經得到了幾支,正在拆解研究後製造,暫時無法大規模裝備明軍。
而這一次,李子霄更是大方的派戚威,率領數千火槍兵,跟隨盧象升入山西作戰。
就是因為李子霄已經知道了這一點,朝廷已經得到燧發槍,他也不需要繼續藏著掖著了。
再者說,李子霄手裡的兵工廠研製的新式火槍,也有了新的進展,用不了多久白龍軍或許就要淘汰燧發槍,更換新式火槍了。
所以,這個時候李子霄就在想著,如何讓自己手裡的燧發槍,在最後時刻,為他賺取更大利益。
這一次,李子霄讓戚威相助盧象升,入山西對抗韃子,還是想趁機讓盧象升親眼見識燧發槍的厲害。
等這一戰打完後,李子霄便準備開放對明軍出售燧發槍了。
到時候,就算朝廷火器局能夠製造燧發槍了,可他們製造的成本,絕對會打過李子霄這邊很多。
光是其中的貪墨和剋扣,就得是一大筆銀子,對於朝廷火器局什麼德行,李子霄比盧象升更清楚。
這也是為什麼,明明此時朝廷火器局也能夠製造霹靂彈這種武器,他卻還要從李子霄這邊購買呢?
無法就是各實惠嘛,盧象升好不容易從崇禎哪兒要出一點銀子,當然要花最少的錢,弄到更多更好的準備了。
這一點,盧象升從朝廷這邊是得不到的,反而從李子霄這邊買,更划算。
李子霄心裡的小算盤,估計盧象升是想不到的。
這個時候,旁邊的戚威聽到盧象升,這明顯有著責怪李子霄意思的話語,他當然知道不是他該去討論的。
所以,戚威直接無視盧象升的這番話,繼續說道:“大帥,雁門關太重要了,咱們再怎麼謹慎也不為過。
卑職還是想回代州,帶我的人馬過來。”
“好吧,既然你堅持如此,你天亮後便返回代州吧。
順便過來的時候,將本帥留在代州的一萬套棉衣帶過來。
這場大雨一下,天氣冷了好多,將士們還都穿著單薄的衣服,被雨一淋,很容易凍著,病倒的。”
盧象升叮囑戚威,說道。
“大帥,一萬棉衣也不夠啊!”
戚威率領的一萬人馬,他們是不需要棉衣的,因為他們本來就是穿著棉衣過來的。
十月份的山西,早已經很冷了,在戚威率軍過來時,他們一萬人馬就已經全部換裝了棉衣。
為了打這一仗,李子霄準備足夠重複,不僅戚威這一萬人馬已經換裝棉衣,就連此時在濟南這邊,李子霄手裡的五萬多人馬,也全都換裝了棉衣。
韃子大軍這邊,就更不用說了。
他們本就生活著關外,常年備有棉衣,而像明軍這邊,絕大多數將士,此時還穿著單薄的衣服呢。
能穿上棉衣的,全都是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