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是沒有問題的。
更可貴之處,就是這東西種下之後,還比較耐旱,不會用太多的水來灌溉,這讓我們就不用擔心雨水太少的事了。
而且紅薯這東西渾身上下都有用處,不管是莖還是葉子,任何牲畜都能吃,正是我們眼下最好的救災糧呀!
但是有一個還有一個問題,這種紅薯目前我們的種根,還不算太多,去年下來也不過只收了不到一萬斤種根。
想要一下便種的到處都是,根本不可能,但是隻要今年種好了,明年之後我們轄地內,便可以鋪開種植,到時候我們便真不缺糧食了!
當然,我們也不能忘了玉米這東西,這東西同樣也比較耐旱,不挑土壤,產量雖然目前算不上高。
但是起碼也比高粱和粟米的產量,要高出不少。
眼下我們已經儲存了千多斤種子,今年也一併種下去,也知道我們大力推廣。”
眾人聽罷之後連連點頭,但是有些人從來沒聽說過,也沒有見過紅薯和玉米這種東西。
於是便對李子霄詢問,這兩種東西到底是什麼樣子,能不能讓他們見識一下。
李子霄早就想到這一點了,早就讓人在下面準備了,特意為他們蒸了幾盤紅薯,送到了大廳之中,讓眾人各自嘗一下。
眾人爭先恐後的,拿起了被蒸的熱騰騰的紅薯,掰開放在了口中。
嚼了一陣之後,有人立即驚呼道:“好吃,這東西居然吃起來有甜味。”
其他人也有人不太習慣這個味道的,不過好在這種紅薯沒有怪味,倒是也都能基本上接受。
像這樣的年頭,能吃飽飯已經是最大的享受了,至於口味上,人們到還真就沒有太大的追求。
“將軍,有了這紅薯,將造福天下百姓,將軍功德無量。”邱廣明此時也吃了一口紅薯,對著李子霄拍馬屁道。
李子霄聽後,只是笑了笑,他當真是這麼好心嗎?
答案是否定的,他要推廣種植紅薯和玉米,確實是為了養活更多的百姓,但也僅侷限於他地盤上的百姓。
因為等到紅薯推廣開之後,他會限制紅薯流出,特別是河南等地,絕不會讓其落到李自成之手。
到時候,紅薯將成為他的一道殺手鐧,是對付李自成等亂軍的殺手鐧。
自始至終,李子霄對於李自成等亂軍的忌憚,就遠遠超過大明朝廷,因為他知道這是一群餓狼,很快就會如同滾雪球一般壯大。
而紅薯,就是李子霄為了對付饑荒,和亂軍而準備的。
當然,邱廣明這馬屁確實也拍對了,紅薯這玩意如果真的大面積種植,絕對能養活不少百姓。
這對於這些年來,幾乎年年都鬧饑荒,年年都有大批流民背井離鄉,流離失所的流民們來說,當真是天大的福音。
同時,站在邱廣明的位置上,他看得更遠,而且他相信李子霄此時拿出紅薯這東西,所謀甚大。
要知道,這些年越來越亂,邱廣明早就看出了大明的虛弱,內憂外患,外有強敵,內有亂軍作亂,這是亡國之兆啊。
可以說已經兩百多年的大明王朝藥丸了,或許將是一個改朝換代的時代了。
而在這樣的亂世中,要想逐鹿中原,最重要的要有人,有槍,有地盤,這才有爭霸天下的機會。
有槍,其實就是軍隊,有地盤,當然就是要有一塊根據地了,這兩方面李子霄此時看上去都具備了。
白龍軍,此時人數雖少,但是北征一戰已經可以看出它的潛力,只要地盤,自己的徐州現在不就是人家的地盤了嘛!
而更重要的是,還是人口,人口的多少,才是決定為了爭霸天下的關鍵。
看看三國時期的操場,就憑著手下人口的優勢,才得以一直壓著蜀吳,最後司馬家謀取天下,那也是在魏國雄厚的底子下完成的。
可以說,三國的結局一開始就決定了,最後獲勝的一定是魏國,這是底蘊所決定的。
只是曹家後人沒能再出一個曹操,以至於最後被人家做了嫁衣。
冷兵器時代的戰爭,比的就是人口,人口多,就能拉起更多的隊伍,赤壁之戰,曹操號稱的百萬大軍潰敗。
可最後,曹操依舊能夠輕鬆的東山再起,手下地盤基本上沒怎麼損失,憑的是什麼,就是他地盤上人口多。
人口多,所以他經得起折騰,很快便可重新拉起一支隊伍。
這要是換成東吳,赤壁之戰如果敗了,估計直接就亡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