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人的彙報,說將軍來了海港工地,匆匆趕來了。”
一個年官員,這個時候也是急匆匆趕到,拜見李子霄說道,此時是海州的知州譚元。
在李子霄的記憶,譚元此人是舊系朝廷官員,當初他入主淮安之時,基本沒怎麼對淮安進行大換血。
除了撤掉幾個名聲特別壞的當地官員外,淮安此時基本三分之二的官員,依舊還是當初朝廷任命的官員。
譚元此人還是較有能力的,也很識時務,面對李子霄要在海州修建海港,他也是積極配合。
要知道,劉經發能夠在海州,這麼順利的招募到足夠民工,順利快速的修建海州港,絕對離不開譚元的協助。
“譚大人,我之前是走漣河過來的,從新壩下船後,到你們海州這一段路,可是不怎麼好走啊!
那道官道已經有些年頭沒有修繕了,你們海州衙門,沒打算重修一下嗎?”
李子霄沒有去看譚元,而是找了一處地形較高的位置,觀看整個海州港的情況。
但李子霄這一番話,讓本十分緊張的譚元,心裡更加惶恐了。
譚元算不李子霄手下的嫡系官員,對於李子霄的脾性不太瞭解,但所有人都知道,李子霄是個精明,不容易糊弄的強勢將軍。
而且,譚元繼續能夠繼續坐在海州知州的位置,也是說他當初站對了隊,認可了李子霄實際掌控淮安的事實。
要不是,化作一般的朝廷二將軍,譚元也不至於如此恭敬,一副手下人的姿態。
因為,正常的情況下,李子霄作為大明將軍,屬於武官,根本沒資格去管這些官的事情。
可李子霄不同,這個時候譚元擦了一把額頭的汗珠,在心裡想著,該如何回答李子霄這個問題,這可關乎接下來他的官路生涯啊!
這個時候,譚元可不敢作死的說,你李子霄是朝廷武將,憑什麼管我海州民務,那完全是在作死,譚元不會那麼傻。
“將軍,不是下官不想修啊,而是州衙裡沒錢呢!”譚元想了半天,只能用哭窮這一個辦法了。
只不過,譚元也說的沒錯,他的州衙裡確實是沒錢。
李子霄入主淮安之後,為什麼能夠獲得所有農民的支援,一方面是‘土改’政策太符合此時大明百姓的心意了。
另外一方面,李子霄還取消了大明朝廷,往日施加在農民身的所有苛捐雜稅,百姓不支援他才怪。
但如此一來,各地州縣最大的稅賦來項,等於沒了。
而李子霄當初為了和平接管淮安,答應可以在淮安免半年推行‘商業稅’,給當地商人一個準備時間。
但其實,是李子霄手下人手有限,飯要一口口的吃,什麼政策都不可能一下子鋪開。
海州剛剛收來的稅賦,也按照李子霄給各州縣的民政長官下達的命令,收購了百姓手裡的紅薯,購買耕牛、農具等,租借給百姓。
此時,譚元的手裡是真的沒錢,除非他向李子霄申請銀子,否則他根本沒錢修路。
而且李子霄此時可是明令禁止,不許各地官員,隨意徵召百姓服勞役,加重百姓的負擔。
那麼也意味著,譚元手裡要是沒銀子,現在根本辦不成多大的事情。
李子霄這道命令,其實也是變相的給各地民政主官分了權,各地州縣那些掌管錢銀的官吏,手裡的全力變相的大了。
本來自
:///html/book/3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