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炮的火門。
第三名炮手站在後膛左邊,準備透過火門在藥包打孔,然後插火繩,在聽到命令後,點燃火繩。
第四名和第五名名炮手,則站在炮車的後面,他通常被稱為‘彈藥搬運者’,他整個火炮的射擊最忙的。
而炮長是每門火炮的指揮者,在接到開炮的總進攻命令後,他下達裝填彈藥的命令,並指定所需要的炮彈的種類。
選擇是實心彈,還是爆炸彈,或者是霰彈,他們還得根據目標的實際情況而定。
至於炮彈射擊目標的射程,而這需要炮長依靠自己的經驗來估算,因此各炮炮長都是各個白龍軍炮組裡,最有經驗的老炮兵。
“裝填爆炸彈,正前方五百步”一名炮長高聲喊道。
位於炮車後部的第四個和第五個炮手,立即查閱貼在前車蓋子的表格。
這張表格有詳細的列有,對應炮彈裝藥和射程,所需要的射擊角度,這樣才能保證這些炮手不會射偏的太遠。
反正這些都是非常簡單的數學公式,那名炮手在查到,這次射擊爆炸彈所需要的射角和時間後,立即高聲報告炮長。
“報告炮長……”
得到報告後,炮長立即開始用炮具確定射角,並用瞄具調整。
炮長一邊用大嗓門,向前面的炮手喊話,讓他們調整火炮,同時還要根據風向和風力,做最後適當的修正。
炮彈準備好後,負責搬運彈藥的炮手,將其裝入炮手揹簍裡,這是一個專用用來搬運炮彈的揹簍,用其把炮彈搬運至火炮的位置。
然後,填裝彈藥,在火門插火繩,再離開火炮,按操典,臉部背向敵方。
一切準備妥當,炮長下達發射命令。
“放!”
火繩被點燃,大炮發出轟響。
熱氣轟鳴,還有黑煙瀰漫,頓時瀰漫開來,炮手們紛紛低頭捂著耳朵。
第一枚炮彈發射之後,這次發射並沒有完事。
他們還要對發射的第一枚炮彈,進行觀察和評估。
炮長必須確定發射的炮彈,具體落在了什麼地方,這樣才能為下一發炮彈的發射,進行火炮角度的修正。
在炮長觀察的同時,炮手們開始清潔炮膛,然後,炮長重新下達發射第二發的命令,重新調整火炮,修正射角,然後是第二次發射。
只要炮營這邊不下達命令停止炮擊,那他們的射擊會一直重複進行下去。
轟轟轟!
白龍軍的炮手動作非常熟練,加這種西方炮的填裝也較簡單,讓他們的發射速度非常的快。
短短几分鐘內,白龍軍的炮手們打出來了十枚炮彈,鄭芝龍一行人也從頭到尾的看著白龍軍的炮兵,完成這次十發射。
“大哥,這些炮兵的火炮打的好快,估計著也一柱香多點的時間,他們打了十炮,好快的速度。”
鄭芝豹在一旁瞪大眼睛,不敢相信的說道。
通常稱一柱香時間,也約等於西方的五分鐘,白龍軍的炮兵一分鐘發射兩發炮彈,這個速度確實是讓鄭芝豹等人,感到震驚了。
本來自
:///html/book/36//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