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營州左屯衛送回來的訊息,韃子的大軍以及攻佔密雲、懷柔,正朝順義而去。”
“韃子這次入關有多少人?”
“這個……,暫時不知。”
“營州左屯衛能頂住嗎?”
當崇禎問出這個問題時,他自己都覺得是廢話,當然頂不住了。
此時,營州左屯衛滿打滿算不過區區一萬餘明軍,估計他們連一都難守住,這一切都是有過教訓的。
隨即,崇禎便沒等盧象升等人回答,直接問下一個問題:“諸位愛卿,有什麼良策,可以擋住韃子的人馬呢?”
下面周延儒這老東西,站在那裡耳觀鼻,鼻觀口,口觀心,一副老僧入定的模樣,不開一口。
而陳新甲猶豫了片刻,依舊嘆息一聲,也沒話。
只有盧象升緊皺眉頭,想了片刻之後,上前一步,對崇禎道:“聖上,營州左屯衛應該堅持不了兩。
如果韃子這次入關的人馬,是奔著京城來的,他們頂多三之內,便可以兵臨京城。
現在只有派人通知,營州前屯衛,中屯衛,右屯衛,後屯衛,以及興州屯衛的人馬,全部立即趕來保衛京城。
同時,咱們京城的禁軍,也該行動起來,先守好京城,再傳令各地軍隊,趕來勤王。”
盧象升提出的這種,讓大明京城周圍的明軍幾大衛所官兵,率軍趕來保衛京城的做法,其實是很蠢的,但也是無奈之舉。
盧象升這個時候,不知道韃子這次入關,到底是不是奔著京城來的,但至少目前從韃子南下的行軍路線來看,韃子似乎又有包圍京城的想法。
這種情況下,盧象升想到的最重要的,就是先要保護好京城的安全,其他地方他真的顧不過來。
因為,他非常清楚此時大明那些衛所軍們的戰力,如果讓他們散開,恐怕只有被韃子衝散的份兒。
哪怕是京城周圍的那些衛所軍,原本是大明最為精銳的衛所軍,但現在也基本上腐朽不堪,戰力讓人不忍直視。
前幾次,韃子每次入關,基本上都先奔著大明京城而來,但實際上他們每次都沒想著攻克大明京城,還是抱著四處劫掠的想法。
但每一次,崇禎和那些朝廷大臣們,面對韃子這樣的做法,都無能為力,依舊只能讓幾十萬大軍圍在京城周圍,保衛京城的安全。
當那些韃子軍迅速四散,朝周圍地區大肆劫掠時,圍在京城周圍的幾十萬明軍,也是束手無策。
每一次韃子入關都會這樣故技重施,但大明朝廷這邊卻無人能破解,上一次盧象升還敢率軍出戰韃子。
但結果便是戰敗,要不是李子霄及時率軍相救,此時盧象升應該是戰死了的。
“聖上,是不是該調寧遠城吳三桂的關寧鐵騎入關啊!”
盧象升完之後,旁邊的陳新甲立即也提出自己的見解。
每次韃子入關,朝廷調回關寧鐵騎保護京城,基本上已經成了定式,此時大明朝廷唯一能拿得出手,敢和韃子一戰的軍隊,也就是關寧鐵騎了。
“不可。”
陳新甲完後,崇禎陷入思考,還沒有回答,盧象升便立即喝止道。
“為何不可?盧大人,難道你想看著韃子攻入京城嘛?”
陳新甲對於盧象升的反對,感到很不滿,瞪著他質問道。
盧象升瞥了陳新甲一眼,眼神中滿是不屑,對於這個兵部尚書可謂是十分不滿,譏諷道:“陳大人,韃子還沒殺過來呢,你就開始危言聳聽了
這要是韃子殺到城下了,陳大人會不會被嚇的不敢出家門呢。”
“盧象升,你……”
陳新甲被盧象升這樣譏諷,面色漲的通紅。
“好了,這個時候你們還有心理爭吵,陳愛卿,你退下,聽聽盧愛卿的法。”
這個時候,崇禎也在等待盧象升的法,剛才他也在猶豫,要不要立即調回關寧鐵騎。
“盧愛卿,為什麼現在不能立即調回關寧鐵騎入關,難道你是在擔心,韃子這次從白馬關入關的韃子是個幌子。
韃子真的的目的,是就是為了讓咱們調回關寧鐵騎,趁機奪取山海關嗎?”
“聖上英明,這正是微臣的擔憂。所以,在沒有搞清楚從白馬關入關的韃子,到底有多少人馬之前。
聖上絕不可下令,讓吳三桂帶著關寧鐵騎入關啊!
只要山海關和寧遠城還在咱們手裡,韃子就算一時從其他地方入關,打不下京城,他們在關內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