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1陳太和,李子玉
【今天的第二章奉上,八千多字更新,老雲求波訂閱!!】
“哎,說到底琉球國還是屬於國小民寡啊,全國才只能湊出四萬青壯,不過四萬人差不多也夠了。”
聽到青年文吏的回答後,陳太和嘆息一聲,越發覺得日後自己肩上擔子沉重。
“大人,琉球國是一個群島國家,全國共有大大小小五十多塊島嶼,其中最大的便是咱們現在所在的沖繩島,這裡也是人口最多的。
其次,往北是奄美群島,往南是先島群島,以及其他一些小島嶼,剩餘的六萬百姓多分在這兩大處群島上。
這些百姓多為漁民,以捕魚為生,而且他們分佈太過分散,想要將他們全部匯聚到首裡城,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更麻煩的是,就怕這些人會抗拒,畢竟誰也不願意放棄故土。”
青年文吏知道此時陳太和的想法後,也不由得說出遷移人口的幾大難點來。
“嗯,濟民呢,你做的不錯,看樣子你來之前,已經做足了功課,對於琉球國的情況瞭解的很詳細。”
陳太和很欣慰的看著自己‘秘書’,說道。
這個青年文吏全名為李子玉,字濟民,從名字上來看,你沒猜錯,他和李子霄同屬一輩,來自金陵李家。
這兩年來,李子霄的態度,讓金陵李家知道,李子霄這是下定決心,不迴歸家族,而是另立門戶了。
但怎麼說,兩家依舊同出一族,隨著李子霄手下勢力不斷壯大,很多金陵李家的子弟,便萌生了前去投奔自己這位堂兄或堂弟的想法。
不過,因為之前李子霄在金陵李家的時候,不怎麼受待見,所以在同輩中,除了一個李子豐,其餘子弟對李子霄都不怎麼熟悉。
其他李家子弟,想要像李子豐那樣,一到徐州就得到李子霄的信任和重用,基本上是不可能的。
看看之前那些攀關係去的,基本上全都被李子霄給遣送回來了。
隨後,便出現一批另闢蹊徑的李家子弟,他們去徐州投奔白龍軍時,絲毫不提及他們和李子霄同族的情況。
他們就以普通讀書人的身份,加入白龍軍,如此一來,他們便順利的加入了白龍軍,進入江北體系。
敢這麼做的李家子弟,全都是飽讀詩書,心中有抱負,對自己的才華有信心之人,他們相信自己就算從頭做起,也一樣能在江北嶄露頭角。
也或是,這樣做的那些李家子弟,在金陵李家也是和李子霄一樣,根本不受重視。
他們視李子霄為偶像,盼望著有一天也靠自己的能力,打拼出一片天地。
就這樣,這兩年的時間裡,陸陸續續就有二十多名李家子弟,透過正常的渠道,進入到江北文吏的隊伍中。
他們現在普遍都還職權不高,還在做底層小吏,像李子玉這樣的,能夠給陳太和做‘秘書’的,已經算是發展最好的了。
李子霄對於這種情況,其實早就知道了,在江北還沒有什麼事情能夠瞞過李子霄。
但他對此卻假裝毫不知情,並沒有像以前那樣,將這些李家子弟驅離,而是預設了他們的加入。
就像李母說的那樣,他們終究是同族兄弟,李子霄可以不給他們開後門,但也不能拒絕所有李家子弟的加入。
再者說,當年李子霄在李家所受到的不公平待遇,也不過是少數自私者所為,不幹其他李家子弟的事。
正是因為李子霄的這種默許,也讓李子玉這些李家子弟心中激動不已,他們都是聰明人,明白李子霄的意思。
而且,前不久,李子霄被崇禎封為忠勇伯之後,李子霄更是提拔李子豐為江北海貿督閱使,負責江北的海貿事物,算是從四品官員。
同時,李子豐更是兼任江北商會副會長,江北市舶司知事等等,其他不少的官職頭銜,讓其他還在底層打拼的李家子弟羨慕不已。
此時,江北很多官職,都是新出現的,甚至很多官職都有了新名字。
比如,知府被叫做‘市長’,知縣就叫‘縣長’,還有什麼秘書了,局長了,書記官了等等。
這些新官職叫法,全部都是出自李子霄那裡。
因為他作為後來人,實在是看不慣此時朝廷那複雜的官職稱謂,索性全都根據後世的習慣,做了簡化叫法。
李子霄可是首領,連頭兒都這麼叫了,下面很快就有一群官員學風,上行下效,這點在古代也是一樣的。
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