唯獨這字謎,光靠聰慧才智根本不夠,尤其要求對文字的浸淫,把玩,亂熟於胸。
書生許易,也算飽學苦讀之士,然其關注的是治學,興趣根本不在雜學上。
對文字的浸淫,遠遠談不上下了功夫。
許易此刻故意將字謎裹挾在一眾門類中道出,正是混淆視聽之計。
未料他詩仙詞聖的威名,加之那險些難住天下的絕對,果真讓襄王世子誤以為他浸淫文字。
在文字上出題,恐怕多半要自取其辱。
襄王世子沉吟之際,落在旁人眼中,更襯出了許易這位詩仙詞聖的赫赫威風。
猶記得襄王世子挑戰之初,高調得如金光籠罩,壓得數百新科進士只有招架之功,從始至終,牢牢掌握局面。
現如今,許易尚未出手,襄王世子已露遲疑,兩番對比,無異天壤之別。
“論文壇令名,許先生是前輩,如何比鬥,某聽許先生的,適才和諸位新科進士們比鬥,某是這番規矩,此刻許先生來,某自沒有變更規矩的道理。只是詩詞以意境為先,意境以情懷為準,情懷時有時無,最難捉摸,以此為勝負之規,未免有失偏頗。當然,某能對出先生的絕對,詩詞文章一道,卻也頗有自信,願與先生討教一番。”
襄王世子顯然也意識到方才的猶豫,給自己帶來了大大不妙的影響,他很快便穩住了心神。
但因他今次折騰這麼一出的基本目的已經達到,其一揚名天下,其二折辱大越。dudu1;
當然,這二者是一二而二而一的關係,成功折辱了大越三百新科進士,他襄王世子的名頭,自然會轟傳天下。
如今又和許易這位詩仙詞聖對上,無論勝敗,他的名氣註定又會拔高一層。<>
說一千道一萬,襄王世子還是樂意衝上一衝,若是真能將許易挑落馬下,問鼎天下第一文名,他又何樂而不為。
何況他深知自己的能耐,若論詩詞,他或許真就遜色於許易,但論急智,他自問不會輸給人。
故而,他出言聽著豪邁,實則已將底線劃了出來。
若是許易真要比詩詞,他應戰便是,即便輸了,也與有榮焉。
襄王世子話音方落,陳觀海道,“非也非也,世子太小看堂堂詩仙詞聖了,許先生身負大名,豈會佔你便宜,此番文鬥,世子你已展示過蓋世文采,再和許先生比下去,多半勢成焦灼,說到底咱們此次前來是為大越天子賀壽,時間耽擱久了,總歸不美,依陳某之見,還是以展現捷才為上。”
陳觀海此言可謂完美補刀,先前出來耽擱壽誕進行的是他,此刻言說耽擱時間,總為不美的,卻還是他。
不管此話旁人聽來,多麼難以入耳,耽擱太久了總歸是事實。
作為客方的陳觀海可以以此為由頭,正說反說都可,作為主方的許易卻必須正視這個現實。
其實,陳觀海和襄王世子用不著如此,在大越天子金口大開之際,許易已十分承情,便打算將此人情完完本本的奉還。dudu2;
而奉還人情的最佳辦法,無疑是徹底擊潰襄王世子。
所謂徹底擊潰,自然是在對方選取的領域內,唯有如此,才能叫襄王世子並旁觀眾人,心服口服。
否則若只在詩詞文章的領域,即便勝了,也有不武之嫌。
“陳先生,襄王世子言之切切,許某卻聽得似懂非懂,到底比鬥什麼,還請世子速速定奪,世子若是不好開口,便讓陳先生說便是。<>”
許易哪裡是聽不懂,分明是見不得這兩位明顯想鬥急智,偏離文斗的主題,卻兜兜轉轉,非要將冠冕堂皇的帽子霸在自己頭上,兼之既已決定償還大越天子人情,身為敵對方,他自液犯不著給此二人留下顏面。
果然,此話一出,滿場輕笑雷聚。
襄王世子雖富智計,到底戰陣經驗不足,努力壓抑,依舊遮不住白臉飛紅。
倒是陳觀海各種爭鋒場上來往久了,臉皮神功已然大成,含笑道,“世子何意,陳某實在不知,這樣吧,不如老朽做箇中人,為避免耽擱時間,二位鬥智便是,相信二位皆有難解之疑,難解之問,不如互相問答,辯論如何。”
襄王世子萬分滿意陳觀海的通透,畢竟要他親口向許易要求比鬥內容,那是萬萬拉不下臉的,陳觀海如此一遞梯子,襄王世子下得舒服極了,“陳先生的意見,頗為中肯,我沒意見,不知許先生意下如何。”
許易故作沉吟,陳觀海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