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部分(3 / 4)

小說:楞嚴大義今釋 作者:低訴

同,或是異,兩個性質都沒有確定成立,(只是為理論名詞上區別的方便)界限又如何可以絕對地定位呢?如果識別作用是因思惟法則而生,世界一切思惟法則的產生,離不開色、聲、香、味、觸的作用。那麼,你現在觀察色法:(光、色、時、空與物質等)一切聲音、香氣、滋味,以及身體的感觸,現象形狀都很分明,都直接與五根(眼、耳、鼻、舌、身)對待,並非完全由意念所包括。你的分別意識決定要依于思惟法則所生,現在你仔細觀察,各種法則是何形狀?如果離開色、空、動、靜、通、塞、合、離、生、滅等,超越了這一切現象,終結便沒有什麼可得的了。分別意幟產生,色、空等等現象法則也跟著發生。分別意識消滅,色、空等等現象法則跟著消滅。所以然的根本原因既然不存在,那個因它而生的分別意識作用、是什麼形相呢?假如那個形相沒有,分別意識的思惟法則的界限又怎麼去產生呢?所以應當知道,意念是思想的基本原因,發生分別意識思惟的法則,以及意念思想與分別意識思惟法則等之間的界限。三處都沒有絕對固定的自性。所以意念與思惟法則,以及分別意識之間的邊際,三者既不屬於因緣所生,也不是自然界的本能。

第四章 物理世界與精神世界同為自性功能的顯現

地水火風空五大種性的剖視

阿難起立問佛:〃您常說一切事物是和合與因緣所生,宇宙間種種變化,都由於物質原素四大種(地、水、火、風)的和合發生作用。何以現在又對因緣所生,以及自然而有,兩種理論都加排除,我實在不知道這個理由在哪裡。希望憐憫我們的愚頑,指示中道了義的真理,以免大家受世間戲論學理所迷惑。〃

佛說 :〃 你先前不願意學習小乘道業,要求無上正覺的大道,所以我便指示你自住本體的真理第一義諦。(形而上的體性。)何以又攪在世間學理的戲論圈子內,被妄想支使,認為因緣所生才是究竟的法則,而自行纏繞?你雖然博學多聞,有如一個只會談說藥性的人,真藥擺在眼前時,反而不能辨別了,我說你真是個可憐憫的人。你現在仔細地聽,我將為你分別指示,也好使將來修學大乘的人們,能夠通達自性本體的實相。如你所說:物理世界,由於四大種的物質和合,而發生宇宙間萬有的種種變化。假如物質的本能不是和合性的,就不能與其他物質相和合,猶如虛空,並不和合一切色相。如果物質的本能是和合性的,同樣都是變化的作用,自始至終,都是因為互相形成而存在,互相變化而滅亡。這樣生滅不常,生死死生,生生死死,猶如火炬在迅速轉動,形成一個幻有的圓輪形狀,永遠沒有休息停止的時候。譬如水結成冰,冰又化成水一樣。

(1) 固體的'地大'種性。你觀察這個地大種性,粗重的變成大地,細小的成為微塵,微生還可以分析為鄰虛塵。(鄰虛塵相同於現代自然物理學所說的物質最基本的單位,佛學中指為色法中的極少分,謂其是物理的最基本元素,幾乎等於虛空,所以叫做鄰虛。古印度外道學者們的學說,認為鄰虛沒有十方分,圓而常住。整個世界到末劫毀壞的時候,鄰虛塵不壞,分散於虛空而常住,相同於物質不滅的理論。小乘佛法則說鄰虛亦是因緣所作,業力盡時亦要壞的、此所以不同於一般學說,而相同於現代自然物理學說的能量互變的理論。毗曇明說鄰虛,無十方分,但云具二緣生,所以也是無常的。第一,是因緣。第二,是增上緣。現代的理論科學與這一說相近。再分析到極微的元素邊際,又是七分所構成、有部的佛學指七分為構成物質最基本的元素,又說與八事俱生。所謂八事,就是物理最基本的能,具備有地、水、火、風四大種的效能,本身是時具有色、香,昧、觸的困境,互相和融而成一極微,又叫做微聚。這種極微有六方分,等於說有六位空間,仍然以自性本體功能所生眾生業力的心力為中心,所以叫做七分。只有得天眼通境界的人,才能看見,所以也叫做極微色,也可說是不可知數的物色。再把物質的鄰虛塵加以分析,最後就為空性。) 這個物質的鄰虛塵分析到最後,便成為絕對的虛空。你應當知道就是這個絕對的虛空,才生起各種物理的色相。我現在問你,既然你認為宇宙間一切的變化現象之生起,是由於物質的和合,你且觀察一下這個鄰虛塵,是用幾個成空和合而成的呢?不應該是鄰虛合成鄰虛的罷?再說,把鄰虛塵分析到最後,變成虛空,這個虛空,又是用幾個不可知的光色形相和合而成的呢?如果是由色相合成,那麼色相和合就不是虛空了。若是虛空合成,虛空和合就不是色相了。光色彩相還可以分析,虛空怎樣去分析開,知道它是和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