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聲無既無滅,聲有亦非生;生滅二圓離,是則常真實。
(在無聲的寂靜境裡,能聞的自性,既然並不是絕對的滅了。就在聞到有聲音的響動的時候,能聞的自性,也並沒有因為有聲音才生起來的。因此了知能聞的自性,本自遠離生滅的兩種作用,就可以證到自性是真實常存的了。)
縱令在夢想,不為不思無; 覺觀出思惟,身心不能及。今此婆娑國,聲論得宣明。
(即使人在夢境中,還是有想念的存在。而且能聞的作用,並不因為不思想而不存在。例如人在夢中,呼之就醒。等到醒了以後,能生起思惟的作用,才有知覺觀察的作用生起。所以證明能聞的自性,是超越於身心以外,不是身心所能及的。就是現在這個婆婆世界上所有國土的眾生,都是靠聲音去明自宣暢它的理論,才能使人瞭解一切深奧不可思議的妙理。)
眾生迷本聞,循聲故流轉,阿難縱強記,不免落邪思。豈非隨所淪,循聲獲無妄。
(一切眾生, 都迷了本來能聞的自性,只依循追逐聲音的作用,所以就流轉迴圈,不能超越,阿難雖然博聞強記,即使學通萬理,依正覺本來自性的至理來說,不免仍然落在邪思之中。豈不也是因為追逐聲音,便至淪溺嗎?如果能夠迴旋聞聽業力之流,歸返旋復的自性,就可以獲得無妄常住真心的實性了。)
阿難汝諦聽,我承佛威力;宣說金剛王,如幻不思議,佛母真三昧。汝聞微塵佛,一切秘密門,欲漏不先除,蓄聞成過誤。
(文殊菩薩又向阿難說:我現在承受佛的威力,明白宣說佛的至理,猶如顛撲不破的金剛寶石之王,如幻化的不可思議的法門,出生一切諸佛之母的真正三昧境界。你雖然聽過如微塵數之多的一切佛說法,記得佛的一切法門,如果不先除了有漏的慾念,縱然蓄積多聞,那反而變為過誤與障礙。)
將門持佛佛,何不自聞聞。
(如果把自效能聞的功能,專門來記憶誦持諸佛的佛法,要求他佛來成就你的自性的佛果;何以不向自己能聞的功能上,返照追尋能聞的自性,從聞聽法門以返聞自性呢。)
聞非自然生,因聲有名字。
(聞聽的作用,並不是自然而生。因為有聲音的動相,才有聞聽這一個名詞的形成。)
旋聞與聲脫,能脫欲誰名。一根既返源,六根成解脫。
(如果不依循追逐聲音的動靜二相,只回旋返聞那個能聞功能的自性,日久功深,就脫離動靜有無的聲音 絆。能聞的自性,與聲音既然脫離關係,試問:能脫的那個又是誰呢?倘使能聞的自性,與聲音的動靜有無脫離了關係,返回本然清淨的根源,那就是耳根一源,返還本原了,這一根上,既然得到返本還原,所有六根,也就解脫完成了。)
見聞如幻翳,三界若空華。聞復翳根除,塵消覺圓淨。
(眼的看見,與耳的聞聽等作用,都是自性功能上的變態,猶如澄清虛空中的幻翳。三界中(欲界、色界、無色界,)所有的暫有現象,也都是清淨自體的幻變,猶如清淨虛空中的花朵。如果能聞的自性,復返本來清淨的自體,一切六根幻有妄動的塵翳,自然消除。浮塵幻翳一經消除,本覺的自性就圓滿清淨了。)
靜報光通達,寂照含虛空,欲來觀世間,猶如夢中事。
(圓滿清淨到極點,自性的光明,就自然通達。在自性光明中寂然不動,包含朗照十方世界所有的虛空。由比再來觀照,這個世間所有一的的事事物物,都猶如在一場大夢之中了。)
摩登伽在夢,誰能留汝形。
(如果達到這種境界,摩登伽女也是大夢中的一個夢影,她又怎能留得住你的身形呢?)
如世巧幻師。幻作諸男女; 雖然諸根動,要以一機抽。
(清淨本然的自性本體,變態幻化而生出世間的萬有,猶如這個世間上的魔術師們,變化幻作許多男男女女的存在。雖然每個人能運用六根,事實上,只是如機器人一樣,根本只有一個機關在抽掣不息,才發生人生的各種作用。)
息機歸寂然,諸幻成無性。
(如果能止息一機的動能,歸返於自住寂然的本位,所有一切幻象,就都沒有單獨存在的自性了。)
六根亦如是,元依一精明,分成六和合。一處成休復,六用皆不成。塵垢應念消,成圓明淨妙。
(人的六根作用,也和這個道理一樣,元來都只是依於心性的一點精明所生,分散功能,變成六根的單獨作用。總合起來,才叫做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