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三千精騎突襲較為薄弱的一方,與黎陽的袁譚或郊外的劉詢裡應外合一舉擊潰齊軍。當然此舉的關鍵在於蔣義渠的兵馬速度必須得快,攻勢必須得猛。如此方能趕在另一路齊軍回援之前完成作戰。
但是現在斥候傳來的軍情顯示,蔡吉似乎並不在乎袁譚是否突圍,而是將主力投在了野戰上。這與蔣義渠之前的判斷有了不小的出入。按他原來的設想,蔡吉在得到袁譚意圖突圍訊息之後,會將主力佈置在黎陽城。而他則可乘機與劉詢前後夾擊一舉吃掉野戰的那一路齊軍。在打亂齊軍的陣腳之後。進而同袁譚裡應外合徹底擊潰蔡吉。可蔡吉現在的佈置卻與蔣義渠的設想完全相反。
是同袁譚裡應外合突襲黎陽城外的齊軍大營,迫使蔡吉回援,再半道截擊?
還是按原計劃與劉詢聯手直接夾擊蔡吉?
十里之外齊軍的戰鼓即將擂起,轉瞬即逝的戰機容不得蔣義渠多加思慮。卻見他當即翻身上馬衝著身後早已躍躍欲試的部下,果斷下令道,“上馬!突襲蔡吉本陣!”
迎著盛夏灼人的烈日,蔡吉縱馬立於帥旗之下,在她對面的山崗之上一萬多袁軍依照地勢列隊組成了一個縱深頗長的巨大的防禦陣勢,並在下坡處佈下了數重柵欄和深溝。袁軍林立的旌旗間有幾員披甲戰將一字排開立於陣前。但由於距離太遠,蔡吉完全看不清楚對方面目。只能憑藉戰將身後飄揚的旗幟分辨其身份。這其中自然也少不了蔣義渠的帥旗。
“若是有望遠鏡就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