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7章 改革(1 / 2)

虞子禎可不管其他人是怎麼想的,她看上的人好不容易願意拋開一切顧慮跟她在一起了,她當然要好好抓住機會了。 這可是她兩輩子唯一動心過的人,難得這個人也對她動心了,她傻了才會猶猶豫豫、拖拖拉拉。 其他人心思複雜,蕭元瑾則是害羞的頭都抬不起來了,只有虞子禎,高興的這一整天臉上的笑容都沒有下去過。 虞子禎和蕭元瑾的婚禮結束之後,虞子禎開始了她正式的治國之路。 按照登基之前她與幾位重臣議定的,虞子禎在執政時,一門心思的只想著怎麼改善民生。 輕徭薄賦是必須的,不合理的律法也是要修訂的,土地改革更是勢在必行的。 除此之外,虞子禎還需要提高國家的教育和醫療水平、提高資訊傳播速度、開闢商路、興修水利、推出利好政策促進各行各業發展......說起來當真是千頭萬緒。 為了加快進度,虞子禎果斷把一些日常事務分派給了她新鮮出爐的皇(苦)夫(力)蕭元瑾。 至於她自己,她可比蕭元瑾忙多了,為了開闢商路,她這些天一直在陸陸續續的跟小奶音系統兌換資料。 兌換的資料她得看,看完了她還要跟小奶音系統一起分析,力求挑選出相對安全的幾條商路,讓她能夠和周邊國家進行貿易。 這貿易賺錢與否還在其次,虞子禎主要還是想透過開闢商路,一點點的豐富華國的作物品種。 那什麼紅薯、土豆、玉米之類的高產作物,她都想弄一些回來耕種。 要做的事情太多,能用的人手太少,虞子禎每天忙的連做夢都在琢磨怎麼更好地發展農業和經濟,讓百姓豐衣足食,過上相對安穩、幸福的小日子。 她都已經忙成這樣了,她麾下重臣就更不必說了。 要知道,虞子禎可是隻負責確定大方向和提供相關資料的,具體的規劃、執行、監督、驗收、反饋和改進,可都是她那些心腹下屬在負責的。 大家一個賽著一個的更像旋轉不停的陀螺,可偏偏某些安享富貴,悠閒到令人嫉妒的傢伙,卻還不識趣兒的非要趕在他們忙碌不停的時候來給他們找麻煩。 第一個給他們找麻煩的,是大公主蕭元玖的生母張美人,當初盧潼發動宮變時,這位很幸運的並沒有在皇宮之內,她被當時的皇后小盧氏打發去了寺廟給當時的太后大盧氏祈福。 虞子禎離京時,大公主並沒有跟著她派去的私兵一起離開,而是去了自己生母張美人那兒,看著她老老實實待在寺廟,以免她異想天開惹出什麼麻煩事。 張美人是個欺軟怕硬、窩裡橫的奇葩性子,她在皇后、得勢宮人甚至絕大多數僧尼面前都是相當老實的,但在大公主面前,她卻又很擅長鬍攪蠻纏。 自從虞子禎回京,張美人那心裡就跟長了野草似的,她幾乎每一天都在逼迫大公主,逼她去跟虞子禎套交情、要好處。 大公主不同意,並且還讓人把她明裡暗裡看住了。 張美人氣得要死,母女倆因此爭吵、冷戰無數次,可大公主卻不管她怎麼威逼利誘,都始終不肯親自或者放她踏出皇覺寺。 實在拗不過吃了秤砣鐵了心的大公主,張美人生氣之餘,卻也只能另闢蹊徑,以利誘的方式在那些負責盯著她的宮人、僧尼當中找幫手了。 還別說,這次張美人倒是辦了一件聰明事。 那些和她一起以祈福的名義來到皇覺寺的宮人,又有哪個願意繼續待在皇覺寺熬日子呢? 還有那些皇覺寺的出家人,作為大齊皇家寺廟的其中一員,他們如今的處境其實也是很尷尬的。 尤其虞子禎這個現任皇帝對佛道之流,根本就不像前朝的統治者那般,給予了若干特權。 在大齊,寺廟、庵堂、道觀不僅不必繳納賦稅,不必服徭役、兵役,在法律上也受優待。大齊的法律有明文規定,僧尼道士女冠,有罪許減贖。 而在虞子禎這裡,任何人,只要是生活在她治下的,誰也別想給她搞特權主義。 她提倡法律高於一切,別說是僧尼道士女冠了,就算是因功獲封的那些勳貴,她也不會在丹書鐵券之外給他們其他特權。 最重要的是,她迄今為止可還沒有給任何一位功臣下發過丹書鐵券。 當然,這並不是因為虞子禎摳門兒,她不發,主要是因為她麾下並沒有任何一人有資格獲得這東西。 作為一個自帶外掛的強勢君主,虞子禎建國期間的那些重要戰役,就算不都是她親自上陣的,卻也絕對都是她貢獻了絕佳策略和秘密武器,然後眾人才能用各種出人意料的方式,以最小的人員傷亡迅速拿下來的。 再加上她還在戰爭開始之前,殫精竭慮的做了種種準備,靠著一己之力為建國打下了牢固根基。 綜合衡量一下的話,如果她的臣子們對建國的貢獻度總和是2,那麼她這個君主對建國的貢獻度再怎麼也能有個1了。 他們那麼多人分一個2,而她卻能獨佔整個的一個1,但凡是心裡有點兒成算的,誰又敢在她面前居功自傲? 這些人都不敢居功自傲了,那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