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翊鏐拿出開得最好的一支梅花,獻給張居正:“送張閣老,人生璀璨如紅梅。” 喲嚯! 小嘴還挺會說話的。 “我謝謝你啊!”張居正無奈收下花,又稱讚:“晏秋生和王衡的文章都寫得很好。” 這兩個孩子聽了,都高興地揚起無形的大尾巴,一人一句跟張居正討論文章。 ……主要是想聽張閣老具體誇哪裡好! 不是三歲小孩兒了,要學會主動找誇。 “我呢!我呢?我特意帶了功課出來!”朱翊鏐著急地問。 張居正保持微笑,和藹地說:“你很認真,但是為什麼有那麼多留白?” “不會寫的字就空著啊!”朱翊鏐理直氣壯。 他再過幾個月才滿五週歲,會寫自己的名字就不錯了!尤其是“鏐”字,筆畫還特多,都快把他寫哭了。 張居正更加確定,以潞王名義送上的陳情疏不是其本人的意願。 幕後之人是皇帝無疑。 皇帝能有刀刃向內的決心,讓張居正更有信心解決帝國的種種弊端。 他也看出晏秋生和王衡“再誇誇我”的心思…… 有真本事的小孩兒得意洋洋不會討人厭,只會讓張居正覺得“真可愛啊!我當年也是這樣的吧?” 三個小孩子完成任務,心滿意足地離開張府。 朱翊鏐抱著一懷抱的花還有些不滿足,天真地問:“張閣老,我可不可以挖兩棵樹回宮?” “不可以。”張居正斷然拒絕,“晏家有兩株臘梅,花不比紅梅差,你去挖吧!” 禍水東引! 別以為就晏文瑄會“借刀殺人”、“死道友不死貧道”的十八般武藝,誰都不傻! 朱翊鏐只能遺憾放棄。 他內心有一套標準,晏珣是太子哥哥的老師……晏珣的樹就是哥哥的樹,挖哥哥的樹後果很嚴重。 身邊的太監悄悄告訴過他,要尊敬太子,不能惹太子生氣。 一通連吃帶拿,熊孩子們終於走了,張居正不禁鬆了一口氣。 孩子們出張府沒多遠,遇到其他來張府的訪客,只見馬車上掛著“新建伯”的燈籠。 晏秋生看了一眼,對王衡說:“你的本家啊!” 新建伯是王守仁的封號。 王守仁去世後,封號一度被剝奪。 隆慶元年,皇帝念及前代功臣,復詔追封王守仁為新建侯,其後人可世襲伯爵爵位。隆慶二年六月,王守仁的兒子王正億奉召襲封新建伯。 現在來張府的,是王守仁的兒子王正億。 迎面碰上內閣閣老晏府的馬車,新建伯府的馬車停下想要避讓。 晏府的車伕先一步停下避讓,讓對方先過。 雙方交錯而過時,王正億拉開車簾,正好看到三個大小番薯的臉……他們也拉開了車簾。 聽隨從說是晏家的少爺們,王正億很困惑,暗暗尋思:“是我不在京城太久,訊息不靈通嗎?不是說晏文瑄沒娶妻?竟然有幾個小少爺了?阮公公還跟我說親……哼哼,要看看,再看看。” 晏珣是京城未婚男子的公敵! 眾人都暗暗打賭,誰能解決掉這個老大難的單身漢,還京城的上空一片朗朗乾坤。 阮瑛又悄悄給晏珣物色了一個“王姑娘”。 合著就是要“親上加親”,跟王家的姑娘槓上了。 …… 皇帝、陳皇后和李貴妃和朱翊鈞都收到了朱翊鏐送的紅梅。 “我本來不想要,可張閣老一定要送。他說把最好的花送給母妃,母妃就不生氣了。”朱翊鏐信口開河,耍起小聰明。 他想調和外祖家和張閣老的關係。 但……張居正特意點名給李貴妃送花,是不是有一點點不對勁? 皇帝問:“你們都是怎麼說的?” 朱翊鏐詞窮了,眼珠一轉:“張閣老十分熱情,人又慈祥,一直誇我讀書認真、文章寫得好。” 皇帝搖搖頭,小兒子的水平怎麼樣,他還能不知道? 他問跟著朱翊鏐出門的太監,從太監口中得知事情的真相。 所以說,不要相信小孩子的話。小孩子不會撒謊,但是會胡說八道。 李貴妃尷尬又氣惱:“你怎麼還折別人家的花呢?晏秋生和王衡都不折。” “是他們幫我折的!我那麼小,怎麼夠得著?”朱翊鏐著急解釋。 母妃休想冤枉我! 李貴妃找到理由,說都是外頭的小孩子帶壞乖巧無辜的小鏐鏐。 皇帝笑道:“都是小事,隨他們去吧!朕看這些花很好!挑出幾支最好的,送給高先生。” 別人借花獻佛,皇帝借花獻老師! 朱翊鈞有樣學樣,也挑幾支送晏珣。 傳出去!張閣老給高閣老和晏閣老送花! 高儀和殷士儋:什麼意思?他們搞小團體,把我排斥在外? 朱翊鏐親自去給張居正送禮,還是太子寫的“責難陳善”,是在表明皇帝的態度。 皇帝用人不當、過分信任外戚,才有意外禍事。 皇帝承認自己的錯誤,認可張居正對李家的處理,並鼓勵百官向張閣老學習:勇於規勸皇家的過失、提出好的建議。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