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話說“窮秀才,富舉人”。 舉人老爺的生活會有什麼翻天覆地的變化? 就說大家比較熟悉的窮窮窮范進,中舉第一天本地鄉紳張靜齋上門道賀。 一向“不曾拜會”的張老爺出手就是“賀儀五十兩”,委婉地說范進的“華居”實在住不得,送一套東門大街三進大宅。 范進再三推辭,張老爺急了“你我至親骨肉”、“見外了”。 很快,又有其他人送田產、送店房的,有破落戶投身為僕役的。 范進的老母親搬進張家送的新宅,聽說房子傢俱都是自己的,歡喜得痰迷心竅、昏厥在地。 噫?! 高郵車邏楊家,楊仲澤正在面對這樣的場景。 顧敬亭和父親一起上門,一定要給楊仲澤送一套宅子。 “咱們同窗,就是至親骨肉。你若不收,就是見外了。你這華居低矮潮溼,縱然你自己住得了,令堂也住不了。” 當初兩人一起入讀汪氏族學,他是看不上楊仲澤和晏珣這種窮小子的。 但……此一時彼一時。 你永遠不知道一個舉人能走到哪一步,這是值得投資的。 楊仲澤再三推拒,顧老爺皺眉:“莫非是我家敬亭得罪過楊賢弟?老哥哥在這裡道歉了。” 說著,還瞪了顧敬亭一眼。 讀書人心裡怎麼想不要緊,姿態都是謙遜的。 他們並不是錢多了沒處花,而是接納新舉人到自己的關係網。 新舉人也別不識抬舉。 人家把話說到這份上,楊仲澤年輕臉皮薄,半推半就收下了顧家的房子。 他的母親連聲說:“怎麼行?怎麼好?”,又怕拒絕得罪人。 母子倆第一次真切感受到“書中自有黃金屋”的意義。 顧敬亭父子剛回到高郵城,聽說還有其他人家去給楊仲澤送房子,不禁慶幸自己快人一步。 至於晏家父子……唉,人家在揚州城,輪不到他們燒熱灶。 晏家父子雙魁首,生活又會有什麼變化? 放貸的山西人呂老大本來不敢登城隍爺的門,但想到晏鶴年中舉了,說不定就不做城隍呢? 他帶上當初傅倫作擔保的欠條,客氣地說:“我要是早知道傅倫跟您是朋友,絕不至於上門逼債。欠條給您收著,我這裡是一筆勾銷了。” 其實他逼得傅倫傾家蕩產,本金早已收回,剩下的是利滾利。 但他就是放貸的,利滾利也應該。現在放過傅倫,是看在解元老爺的份上。 晏鶴年收下欠條,笑道:“呂老弟紅光滿面,是有喜事嗎?” 呂老大雙目一亮,拍著大腿說:“解元老爺真是神算!前幾天有個山西老鄉帶著個少年來認親,我一眼看出那是我兒子。” 他得意地說,那小子是他十幾年前一夜風流的結果。 平白無故多了一個好大兒,不是喜事是什麼? 呂老大剛說了幾句話,聽見又有客人來訪,很有眼色地告辭。 晏珣在花廳送走另一波客人,走到父親這邊,癱在椅背上:“我還是第一次知道我有這麼多故交,有一個硬要送房子的,我用力拒絕了。” 委婉拒絕都不行,人家會覺得你欲拒還迎。 晏鶴年伸著懶腰:“要不怎麼說中舉就一夜暴富呢?你看這欠條……李山長跟傅倫是好友,或許知道傅倫一家的下落,讓他們回來吧!” “好,我給李山長送信。”晏珣很爽快。 他雖然勤儉持家,但絕不是貪心的人。 他喜歡疏風朗月的瀟爽樓,但這不是他的。 以李山長對他們的幫助,幫傅倫一把又何妨? 過完年去京城趕考……一切順利,說不定明年就當官了,還怕沒有住的地方? 晏鶴年很欣慰,兒子越來越官二代的氣派,千金散盡還復來! 阿豹拿進來一個大紅全帖,稟報:“徽州汪老爺來拜兩位新中舉人老爺。” “徽州?不是高郵?”晏鶴年招了招手:“小珣,起來接客了。” 既然是“老爺”,就說明對方是舉人,他們要到門口迎接。 晏珣邊走邊問:“徽州汪家?就是疑似陷害我的那一家?” “不是疑似,而是確定。”晏鶴年哼了一聲,“他家的碼頭有民夫鬧事,汪家派人來問你阿孃,這是什麼意思。” “不是他家乾的,他怎麼立刻懷疑我們報復?” 晏珣停住腳步:“那他們還敢上門?前倨後恭?” “誰知道呢!”晏鶴年率先走在前面,“他家送什麼東西,我們照收就是,不然還以為我們怕了。” 汪老爺是坐轎子來的,穿著一身天青色圓領長衫、頭戴紗帽、金帶官靴。 喲,還是當過官的人。 雙方寒暄著走進正廳、分賓主入座。 汪老爺笑著攀談:“我們兩家是親戚,一向卻有失親近。前些時候底下的人不懂事,鬧出誤會。我想來與世兄解釋,你們去南京了。” 晏鶴年說:“汪兄這話,我不太明白。既然是親戚,哪裡有什麼誤會?想必是以訛傳訛。”小主,這個章節後面還有哦,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更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