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9章 秀才的帶頭大哥(1 / 1)

看庭前花開花落,望天上雲捲雲舒。 在瀟爽樓吃著當季的鮮果,看巧雲變幻,是格外的愜意。 初秋的風徐徐吹過,雲朵飄移,彷彿山石移動。 晏家幾人坐在一起,商議著鄉試的行程。 “汪德銘定了船,我們分攤船費一起出發。到了南京,再各自找住的。”晏珣說。 到了那裡,有的投親,有的住客舍,也有流連青樓畫舫的,各憑本事。 晏鶴年吃著香瓜,悠然道:“到時候找一家離貢院近的客舍,考試沒那麼累。若是遇到楊仲澤,帶上他一起。” 楊仲澤從高郵出發,不是一艘船。 趕考已是尋常事,反而是家事令人牽掛。 晏鶴年對王徽說:“事情已經安排下去,我們一走就發動。到時候汪家反應過來,你小心應付。” 王徽微笑:“他們有什麼證據是我乾的?我才不怕他們。” 大家都是投鼠忌器,暗地裡怎麼樣刀光劍影,逢年過節還得走一份禮呢! 晏鶴年依依不捨:“我不在家,你不要餓瘦了。南京你去過很多回,這次就不帶著你。將來去京師趕考,我們一塊兒去。” 晏珣低頭吃瓜,假裝自己不存在……其實阿孃瘦一些未嘗不是好事啊! 王徽目光灼灼:“進京趕考哪有帶著妻子的?” “誰規定不能帶?一家人就要儘可能在一起。人啊,最怕等待,有時候一轉身就是一輩子。”晏鶴年感慨。 他已經不年輕了,不想妻子留守空閨,在一夜夜的寂寞等待中虛度光陰。 晏珣聽著暗暗點頭,爹這情話說得有水平。 吃瓜吃瓜,咔嚓咔嚓~~ 臨行收拾行李,給汪德淵的特殊禮物,晏珣就裝了一個小匣子。 路上吃的東西,除了炒米、鹹鴨蛋、蝦松,又多了徽州餜。 一家人聚在後院,和麵、包菜餡,做成厚薄均勻的麵餅。 再放在鐵鍋中,餜上壓一塊塊圓形的青石,木炭文火慢慢烘烤…… “以前我哥哥離家出海,都要帶上徽州餜,說是能保一帆風順。家裡還要留一份‘記家餜’。遠行的遊子,家裡的親人,兩處風情,一種味道,萬重山水。” 聽著王徽慢悠悠的介紹,少年們覺得鍋裡的徽州餜一定特別好吃。 這日清晨,晏家父子帶著常歡、阿豹挑著行李、揹著包袱,揮別家人,到碼頭與朋友們匯合。 以前晏家父子趕考,都是交代鄰居照應門戶。 現在家裡有人等待,心情又不一樣。 “爹,你要考個好成績!阿孃在家中等好訊息呢!”晏珣鼓勵。 晏鶴年:“……你考得好,她同樣高興。” 小珣真是時刻不忘鼓勵老爹,但父子倆何分彼此? 小珣中狀元當大官,爹做老太爺,一樣樣的嘛~~ 碼頭上已經來了好些朋友,都帶著書童,有的還有長輩陪考,說笑聲此起彼伏。 “我娘大明寺求了一支上上籤,說我此次鄉試必中。”有人得意地說。 另一人說:“我去了城隍廟。你們不知道嗎?城隍廟可靈了,放貸的呂大有那種兇人,都給城隍爺捐了一筆香油錢。” “可是,城隍爺不管科舉啊?” “你怎麼知道他不管?就算他不管,神仙都是鄰居朋友,打個招呼有多難?” 一群人煞有介事地討論,還真有些道理。 過了一會兒,汪徳銘也到了,朋友們互相幫忙搬行李上船,揚帆起航。 都說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這些揚州的秀才,今日去南京鄉試,將來有一部分會去京師,再去天涯海角為官…… 能夠走出去看世界,是他們的幸運。 許多鄉野小民,一輩子生活在村莊裡,日復一日地過著平淡的日子。 就像晏老四,明明也生活在運河邊,卻不知道揚州到南京有多遠。 秀才們無心在船艙裡溫書,三三兩兩走到甲板上,議論著江上的景色,興致好還能吟兩句詩。 晏鶴年指著一處地方說:“那裡是瓜洲……‘京口瓜州一水間,鐘山只隔數重山。春風又綠江南岸,明月何時照我還。’,我們眼前的瓜洲,想必遠勝古人。“ 明代的瓜洲是南北漕運的南端起點,匯聚了南北財氣,比宋代更熱鬧。 瓜形的沙洲四面臨水,上面有漕運衙門和千戶所。 外圍則是無數的河庫、碼頭和工坊,伺候各地來的船。 漕河與長江相連的江面上,大大小小數十條船桅帆林立,望去像蟻群行軍,密密麻麻,卻有自己的秩序。 “真壯觀啊!”晏珣讚歎,想要吟兩句應景的詩,可惜已被爹用了。 不過不要緊,他有別的技能。 “來日有空,我畫一副瓜洲日出圖,宣揚我們揚州美景。”晏珣搖了搖手中的摺扇。 朋友們湊過來笑道:“你一定是畫瓜洲秘戲圖吧!” 一場官司後,所有人都知道晏珣的馬甲“蘭陵喵喵聲”,打趣起來毫無顧忌。 晏珣神色不變,只要他不尷尬,其他人笑幾句就不會再說了。本小章還未完,請點選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面精彩內容!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章 報錯 目錄 下一章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