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部分(3 / 4)

小說:晉血 作者:匆匆

駐留嘉興?雖然孫恩尚未除盡,但是此戰之後,正如郡主剛才所言孫恩再難有捲土重來的機會。小將駐留嘉興,只會同會稽產生矛盾,遷至南康不論對誰都大有好處。”

司馬南琴螓微搖,輕嘆了口氣道:“時移事易,如今已經今非昔比。”

“此話怎講?”

司馬南琴一雙鳳目勾勾地看著何越,好半晌出一聲輕笑朝何越道:“若是你能娶了我便好了。”

聽到司馬南琴的話,何越輕哼了一聲道:“郡主此言令小將誠惶誠恐,小將出身寒門,如何配得上金枝玉葉。”

司馬南琴完全不將何越的話放在心上,頗有感觸地道:“雖然你有統帥萬軍征戰沙場地天賦,是天生地將帥之才,然而對於形勢的把握卻尚未能夠觀察入微。若元顯有你一半地神勇英明,何至於有今日的結果。這一切都應該從謝琰戰敗說起。”

雖然對於司馬南琴的話何越不敢苟同,但是最後一句話讓何越抓住了一點線索。謝琰戰敗致使孫恩肆虐東南諸郡,進而北上令司馬元顯屢戰屢敗,可謂影響巨大。但是謝琰被殺後隨之而來的後果更加嚴重。

東晉軍制以大司馬掌武事為尊,司馬元顯便是現在的大司馬,但是這個大司馬雖然尊貴,卻只是名義上的,雖然統領諸軍,但是實際上的軍權並非在大司馬的手上。

大將軍掌征討是朝廷最高的軍職,直接掌握軍隊,只要一出京師,影響力比大司馬更大,位在三公之上。

大將軍之下,便是驃騎將軍,車騎將軍和衛將軍,手掌重兵,官職次於九卿,是掌握最精銳軍隊的將軍,有舉足輕重的影響力。

謝家之所以在謝安過世之後一直長盛不衰,原因就是衛將軍謝琰掌握著從謝玄手裡接過來的一支戌守京口的大軍,可以說謝琰駐守京口,實際上整個京師都在謝家的控制之下。( )

第十三章 風起雲湧

雖然除了謝琰之外,朝中依然有驃騎將軍和車騎將軍,但是跟謝琰這個實際掌兵的衛將軍相比,就顯得遜色許多。

而謝琰這個也算是身經百戰的將軍最後居然會敗在孫恩的手上,死在自己部將的刀下,絕對讓人難以想象。不過謝琰的死除了讓孫恩能夠在東南諸郡肆虐之外,也讓謝家交出了朝廷最高的兵權。

雖然謝羽正逐漸成為謝家的中流砥柱,但是跟謝琰相比,謝羽不論是資質還是名望都差了一大截,即便謝家現在極力哄抬謝羽,這也不是一時半會就能夠做到的。

因此謝琰的身死對於王謝還有司馬皇族來說絕對是一個巨大的損失,雖然做為皇族的司馬氏肯定樂意看到謝家兵權旁落。但是現在殘晉日薄西山,司馬氏跟王謝兩家是綁在一根繩子上面的三隻螞蚱,沒有了謝琰之後,這大廈就變得更加傾斜,唯一的頂樑柱就是還在南方的劉牢之,可是劉牢之卻是出身寒門。

司馬南琴顯得有些疲倦的樣子,幽幽地道:“起初,孫恩作亂,元顯派謝琰跟劉牢之一同勒兵南下,當時我便勸元顯不要讓謝琰一同前往,元顯不聽。之後孫恩平定之後,元顯調回劉牢之抵抗桓玄,卻留謝琰在會稽,我勸他留下劉牢之在會稽,調回謝琰回京口便可,他又不聽。直到謝琰被殺,他才慌了手腳調回劉牢之徵討孫恩。”

“如此往復徒然令劉牢之疲於奔命,讓孫恩有喘息之機,又賠上了謝琰的性命,使兩萬精兵葬送於會稽以致京師空虛。兩次失策已經使朝廷再無可用之將,可用之兵。”

司馬南琴的話讓何越心裡湧起滔天大浪,一早就感覺這個女人不簡單,但是現在聽到她那種恨鐵不成鋼的語氣之後才清楚地知道這個女人為什麼要說嫁給自己了。

原因在於這個女人對於形勢的把握有非常獨到的見解。正如同她所說的,孫恩最起初不過是一場騷亂,只要劉牢之的精兵南下,孫恩必然土崩瓦解。根本無需動用鎮守京口的謝琰,多派出謝琰根本就是浪費人力物力。

即便覺得單獨讓劉牢之南下不保險,派出了謝琰跟劉牢之一同隨行,戰勝之後也應該將最重要的京口駐軍調回原處,以免有人窺逾京師。所以司馬元顯留下謝琰卻讓劉牢之回去防禦桓玄確實是一步臭棋。

之後地局面已經不是司馬元顯能夠掌控了,謝琰被殺。他不得不調劉牢之南下,雖然劉牢之輕易趕走孫恩,卻是不得不駐守會稽。而且劉牢之很有可能根本就不想回京或者回去對付桓玄。

司馬南琴的一席話讓何越掌握到了司馬元顯為什麼要讓自己率軍入城,原因是司馬元顯此時手裡已經再沒有可用的棋子了。而面對孫恩屢戰屢敗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