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代號為“x-蠟膏”的無線電導航技術,轟炸非常準確。
有394噸爆破彈和56噸燃燒彈落在考文垂市中心,德軍還投下了127枚延時炸彈,以破壞英國人的救援行動。
考文垂有5萬多幢建築被炸燬,12家生產飛機零部件的工廠遭到嚴重破壞,致使英國飛機減產20%,考文垂市區的水、電供應中斷35天才恢復,損失相當慘重。
英倫保衛戰的勝利,鼓舞了英**心和民心,尤其是使自法國敗降後對歐洲戰爭持“中立”政策的美國政府明確地站在英國一邊,促進後來英美聯盟的建立這且是後話。
不列顛戰役是人類戰爭史上首次空戰戰爭,證明了戰略性的大規模空襲將直接影響戰爭的程序,顯示出制空權在現代化戰爭中的重要地位,並證明了防空的戰略意義。
由於不列顛戰役的勝利,英國得以儲存下來,而英國的堅持抗戰,把德軍拖入了致命的長期持久戰,而且成為日後英美反攻歐洲大陸的跳板,使德軍陷入了兩面作戰的困境。
由於德國空軍無法完成奪取制空權的計劃,登陸英國,迫使英國
政府投降或者是與德國合作的意圖也就無法執行。德國空軍損失超過兩千名空勤人員和將近兩千架各類飛機。
雖然不至於影響到整體的實力,但是對於資源非常有限的德國來說,這些損失在對蘇聯開戰之前也無法完全恢復。
德國喪失在政治上與英國和談的機會,也無法解決英國在大西洋與地中海戰場可能的威脅。
【行的一週開始了,落葉各種求。】
……
第110章 賣萌可恥
雖然短時間之內英國只能以戰略轟炸的型態對德國本土施加壓力,藉由美國的協助,英國能夠阻止義大利與德國在北非的計劃,也保留反攻歐洲本土最大的基地。
同時,在心理因素上,英國暫時擋下德國進攻的銳氣,也打破德國空軍在開戰初期全勝的戰績,讓英國計程車氣得以在歐洲大陸連番挫敗之後有稍微恢復的機會。
英國能取得不列顛空戰的勝利,絕非偶然,畢竟大英帝國殖民全世界幾百年,怎麼可能沒有一點底蘊。
後世分析家認為,英國能取勝有這些因素:英國早就預見到了英國生死存亡的關鍵取決於制空權的爭奪。
所以從1940年5月就開始有計劃有目的地採取一切措施來加強防空,在指揮體制、防空兵力部署等方面做好充分的準備。
而納粹德國始終抱有誘使英國媾和的幻想,在外交和政治上展開了誘降活動,軍事上的準備明顯不足。
而且德軍統帥部一直都沒有一個比較成熟完善的進攻方案,“海獅計劃”也是倉促而就,缺乏必要的研究分析。
即使在空襲開始後,希特勒也一直夢想透過空襲來迫使英國屈服,並未進行認真周密的登陸作戰準備。
更為嚴重的錯誤是德國在7月16日下達“海獅計劃”指令,7月31日卻又決定進攻蘇聯,戰略上如此三心二意,怎能不敗?
從國力角度來說,納粹德國無論資源儲備還是國際空間均不敵英國,如果不能在戰略資源耗盡之前擊敗英國並獲得補充,必將重蹈一戰覆轍。
德國高層也清楚這一點,透過佔領英國就可以極大地提高盟軍登陸歐洲的難度。
透過佔領蘇聯及其領土內的資源(例如高加索油田)就能獲得與盟軍長期對抗的實力,而這兩個戰略目標對於德國來講都過於艱鉅。
《海獅計劃》以德國空軍慘敗告終,德國為此損失了一半的飛機,外加上萬名優秀的飛行員。
這樣的損失是巨大的,而且是短期內無法彌補的慘重損失,特別的是飛行員的損失,更是如此。
隆美爾早就知道《海獅計劃》的結局,德國其他部隊都在準備渡海作戰,而隆美爾依然我行我素地訓練多兵種的聯合作戰。
……
此時,搞笑賣萌的義大利軍隊又閃亮登場了:
40年德國依靠閃電戰席捲西歐,它的軸心國夥伴義大利也想創造一個屬於自己的“戰爭奇蹟”。
義大利獨裁者墨索里尼打算以剛剛侵佔的阿爾巴尼亞為跳板,出動大軍征服巴爾幹小國希臘,他估計只需數週時間就能達到目的,並在雅典舉行“勝利閱兵”。
希臘人沒有給墨索里尼“一點面子”,他們要用頑強的抵抗狠狠教訓了侵略者。
早在1940年6月德國快要戰勝法國的時候,趁火打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