論成功還是成仁,總算是沒有辜負委員長的厚望了,哪一天,要真守不住了,大家一起最後再聚一次吧,大家都給自己留顆子彈,如要自殺,我方先覺第一個先動手。”
8月1日,日軍圍攻衡陽的兵力增加到20萬人,守城官兵所餘不過三四千人。日軍在飛機配合下,對衡陽發動第三次總攻擊。方先覺致電蔣介石陳述困難的同時一再表示,“一定死守”次日,蔣介石給方先覺覆電:“此次衡陽得失,實為國家存亡所關…….餘必令備軍掩護,嚴督猛進也。”8月3日,蔣介石向衡陽外圍援軍下令:“著第62軍不顧一切犧牲,再迅速奮勇前進,如達到衡陽解圍,官升級,兵有償。”,“一死為國”。
除嚴令62軍進行援救外,79軍、46軍、74軍,乃至第5軍的**唯一一支裝甲部隊都接到了誓死援救的任務。因為此刻衡陽之戰的得失甚至關係著中**隊在國際上的地位,部分美國人一度認為蔣介石“指揮無方”,要把盟軍在中國戰場的指揮權交於同樣在中國戰場指揮作戰的史迪威將軍,在某種意義上,衡陽的得失和委員長的政治前程息息相關。然而不幸的是,這支寄託著委員長解圍厚望的裝甲部隊並沒有發揮應有的威力,日軍早在7月24日的“特別情報”中就得到訊息:
**機械化部隊第48師及坦克第3團從廣西全州快速向洪橋及衡陽推進。當**坦克部隊循湘桂公路全速推進過來時,到達距衡陽僅1O公里的二塘時,日軍早已準備好專門對付美式中型坦克的速射炮了,這個計劃就此擱淺。
這一日清晨,參謀長孫嗚玉拿著一份電文再次匆匆而入:“軍座,軍座,援軍有訊息了!”
方先覺一驚,幾乎從床上彈了起來:“衛兵,隨我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