聞風喪膽,見了第二百師就夾著尾巴逃跑。弟兄們有沒有決心啊?”
“有!!!”
杜聿明視察完陣地,臨行時對騎兵團副團長黃行憲說:“日寇十分強悍,英緬軍又太弱,當然,其中有一個很重要原因,就是緬甸僱傭軍根本不肯為英國人打仗。所以日寇長驅直入,如入無人之境。這是日寇囂張的弱點,要抓住弱點,打他的弱點。打日寇與打野獸相同,打野獸可以使用弓箭、獵槍、毒藥,也可以使用陷阱。打鬼子也要動腦筋,用多種方法,要打巧,打好。
你在這裡率部設陣,全師將士寄於厚望,希望你發個利市,為與鬼子在緬甸交鋒開個好頭!”
“部下遵命!”黃行憲確實受到了杜聿明很好的啟發。
視察完備陣地,回到師司令部,杜聿明就視察中發現的問題一一向戴安瀾指出,對部署也作了個別改動的指示。
忙完了正事,杜聿明和戴安瀾促膝談心。
他告訴戴安瀾:“委座對我們出國作戰十分關注。二月十五號,委座飛抵昆明,對作戰部署有明確指示,要求我們一定要打好這一仗,徹底改變英、美各國對中**隊的印象。所以,這次作戰非同一般,必須努力打好。
再者,滇緬路已威為我國抗戰自勺生命線,沒有滇緬路運送美援物資,我國抗戰的前途是不堪設想的,所以我們的責任十分重大啊。衍功,你有什麼想法,不妨直言!”
儘管杜聿明與戴安瀾關係極深,而且杜對戴一向另眼看待,十分優厚,現在又是單獨私下談話,但是,國民黨軍隊的禮節是很嚴格的,軍人都養成了習慣,所以戴安瀾在杜聿明面前仍舊正襟危坐,絲毫不敢怠慢。
“鈞座,日前部下召開軍事會議,在會上部下問第五九八團副團長黃景升有沒有把握取得勝利?他回答得很好:成功雖無把握,成仁卻有決心!”
杜聿明不禁讚歎:“壯哉!真所謂強將手下無弱兵。”
說著激動地起身在房裡踱來踱去。戴安瀾趕緊起身立正,並隨著杜聿明的走動變換立正的位置,這也是國民黨軍中下級在上級面前必須注意的禮節。杜聿明踱了一陣,回到原位坐下,並擺擺手說:“坐吧,坐吧,衍功,有你這員虎將,下面還有那麼多英勇將士,我完全放心。你有什麼困難儘管說。”
戴安瀾沉思少頃:“部下的困難鈞座都已知道了,而且說也無益。“他指的是英國人甩手一走等事。“此外就是我們這個機械化部隊的機械化,戰車沒有跟上來;炮兵團也沒有跟上來。這都是火力上的缺陷。”
杜聿明聽罷,轉身揹著手在房裡匆匆踱著方步,半晌無言。最後,他拉戴安瀾坐到近前,語氣沉重地說:“真所謂一言難盡!本來明令規定我接受胡敦的指揮的,本月三號,委座飛抵臘戍,面諭參謀團指匯入緬部隊行動;四號,委座召見我面諭:今後我歸史迪威將軍指揮:八號,在臘成指揮部彙報,英方通知:
已任命亞力山大接替胡敦英緬軍總司令職務,胡敦改任參謀長,英國人走馬換將,我是頻頻換頂頭上司!下一步如何,只有天曉得了!”
說罷長嘆一聲。
戴安瀾這才恍然大悟。他知道杜聿明是心高氣傲的人,從杜平時談話中可以知道,除了蔣介石和何應欽.其他任何大員將領,都不放在眼裡。現在出國了,在他頭上亂加緊箍咒,他如何不惱j但是,這是蔣介石的安排,也正因為是蔣介石的安排,不然他早就罵娘了!假如這種事發生在自己身上,又當如何呢?戴安瀾幾乎未假思索就下決心:辭職,不幹了還不行!他試探地問:
“鈞座如何處置這樣複雜的事呢?”
杜聿明冷笑著“哼”了一聲,他心裡早拿定了主意:“你有幹變萬化,我有一定之規!”但他對戴安瀾講的卻是另一番話:“我有什麼辦法?我是軍人,以服從命令為天職:
我是黃埔學生,誓死效忠蔣校長!”他立正挺胸,說得慷慨激昂,儘管言不由衷。
戴安瀾不免納悶:“既然你崇尚君父之命,又何必媽呀娘呀的罵這罵那呢?”當然,作為下級,他不能如此質問對方。“鈞座是我輩黃埔生之典範,部下當以鈞座為榜樣。“口這正是杜聿明違心之意所要達到的目的。
“是的,是的,我們都是帶兵的人,如果我們自己不服從上級,不遵守命令,還怎麼能夠說服部下呢?衍功,這是帶兵者必須牢記的一條啊!”杜聿明不禁喜形於色了。
“至於說裝甲部隊和炮兵團,我正在積極督促運動上來。可恨的是英國人總是推三阻四,緬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