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將士的生命和鮮血,在戰場上發生了多少日月垂淚的故事,他們要的只是勝利!
勝利,往往能夠掩蓋一切!
冬季攻勢是抗日戰爭相持階段中,國民黨軍隊發動的一場大規模的、進攻性的戰役。這次戰役對今後的戰爭雙方都帶來了深遠的影響。
中國方面牽制和消滅了日軍大量的有生力量冬季攻勢歷時三個多月,國民黨軍隊直接參戰兵力達五十五萬餘人,出擊一千零五十次,與敵作戰一千三百四十次,殲滅日軍三萬多人,俘敵四百餘人,擊沉、擊傷敵運輸艦船九艘,繳獲各種火炮十一門,步槍兩千七百多枝。日軍自己也承認:這次作戰“付出的犧牲是過去作戰不曾有過的”。
其次,顯示了國民黨軍隊的戰鬥力抗戰以來連續敗北的國民黨軍隊,經過簡化指揮機構、整訓補充,其戰鬥力已基本恢復:同時,一改過去死守陣地、被動挨打的作法,增強了進攻意識。此次冬季攻勢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共抽調近一百個師的強大兵力,向日軍發動了全面攻擊,確實是大出日軍的預料。
日軍在作戰役總結時也認為:這次冬季攻勢的規模及國民黨軍隊的戰鬥意志”遠遠超過我方的預想,尤其是第三、五、九戰區的反攻極為激烈”,“敵人的進攻意志極為頑強”,“一直到一月二十日左右,兩軍仍然不見勝負”。
第三,滇緬國際交通線的安全得到了保障。發動冬季攻勢的原因之一即為確保滇緬國際交通線的安全。經過冬季攻勢中的桂南會戰,入侵桂南、威脅滇緬國際交通線安全的日軍受到了沉重的打擊,只能龜縮在南寧附近,已無力再抽出兵力去切斷滇緬國際交通線。同時,在客觀上減輕了敵後戰場的壓力。
但是,冬季攻勢也暴露了國民黨軍隊中存在的一些問題!
其中最主要的一個問題,就是備部之間配合較差。由於歷史原因,國民黨軍隊中的中央軍與地方軍、地方軍與地方軍之間相互猜忌,備不聽命,而且作戰時儲存實力,造成了許多不應有的損失。
在傅作義部在綏西保衛戰中,原定在豐濟渠以東地區埋伏第三十五軍及寧夏馬鴻賓之第八十一軍伏擊日軍,由於第八十一軍的擅自撤退,致使伏擊戰變成了遭遇戰,打亂了傅作義總的作戰部署;再如由傅作義指揮的國民黨中央軍騎兵第六軍,在綏西保衛戰之前,其軍長門致中認為他的部隊在包頭戰役中損失太大,無法再戰,執意要撤至伊克昭盟之桃力民地區休整,雖經傅作義的再三勸阻,最終仍然撤走了,使兵力本已缺乏的傅作義部更顯薄弱,這也是綏西保衛戰未能取得更大戰果的一個重要原因。
但不管怎麼說,國民政府組織的這次冬季攻勢,還是取得了極大成功,尤其是在抗戰初期屢戰屢敗的情況下,壓在全國民眾心裡的那份陰霾,總算是被暫時的驅散了。
而高飛,這個名字再度成為了全國最為響亮的一個名字。
不過,在這次冬季攻勢之中,高飛始終都有一個秘密,一直沒有向蔣介石彙報過。那就是自己生擒了日軍第六師團師團長町尻量基中將!
不光是蔣介石,連日本人都被隱瞞住了。
在日本人的戰報中,他們悲哀的發出哀泣,”第六師團師團長町尻中將,在敵人瘋狂的進攻中,始終沉著穩定,堅持在第一線與將士們同甘共苦……敵人的炮彈襲來,町尻中將倒在了血泊中…….中將閣下為天皇陛下盡忠了……當看到日本人的這份戰報,高飛只是笑了一下。
說町尻量基“盡忠”,那就“盡忠”了吧…高飛是竭力反時的,他認為關著一個東洋人的中將,卻不讓委員長知道,這始終都是個隱患,是顆炸彈,天知道什麼時候就會爆炸了。
但高飛卻只是笑了笑,沒有回答什麼。
老黑太瞭解高飛的脾氣了,他想做的事,沒有人能夠阻攔;他不想說的事,也沒有人能從他的嘴裡挖到一星半點的東西。
陳英雄等人被從重慶調了回來,而第四戰區的那些主要軍官也都聚集到了高飛身邊。
茅秉才的事高飛一點也沒有遺漏,詳細的告訴了自己的弟兄們,弟兄們一聽之下,當時就變得亂哄哄起來,馬德弼第一個發作道:
“他媽的,戴笠居然把手伸到老子們這邊來了,真的當他想做什麼就能做什麼嗎?”
“茅秉才呢?拉過來,老子槍斃了他!”
余文正也恨恨地說道。
“他已經和唐生明一起叛逃了……”高飛看了一眼老黑,說道。
茅秉才是軍統的人,但他對於高飛還是忠誠的。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