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準了一片區域,精確度上的缺憾會直接被彌補,也可以藉助數量,儘可能的突破防空網。
而在導彈發射的過程中,全程都受到了越南人民軍高層的密切關注,假如真的能夠幹掉李嵐,那戰爭勝利的天枰就重新衡量了。
二十四枚升空的導彈,第一時間就被探測到。當彈道計算的結果出來後,紅警兵團上下便高度緊張起來。對於越南隱藏的這個導彈團,紅警兵團上下都十分在意,在李嵐到來之際,防空反導部隊也是處於高度戒備中。
別看聯軍戰區司令部就設在峴港周圍,也沒有任何隱藏的意思,原因很簡單,司令部具備強大的防禦力,足夠抵禦來至人民軍任何攻擊。
在李嵐到來後。這種防禦力又有了全新的提高,在空襲警報響起的那一刻,司令部周圍佈防的四個防空導彈營,已經接連鎖定了來至空中的威脅。
在娜塔莎掩護李嵐前往掩體的過程中。地面區域防空導彈營的發射陣地上,一枚枚的v…1fd導彈陸續從發射筒內彈出,帶著潔白的尾焰。朝著空中來襲的導彈撲去。
從發現導彈,到鎖定導彈。再到導彈發射,只是短短的十秒鐘。而接下來五秒,將近五十枚防空導彈彈射升空,追著天空中急速墜落的導彈而去。
面對超過七倍音速的彈道導彈,這些防空導彈的速度雖然不快,但是在地面相控陣雷達的指引下,導彈直撲來襲彈道導彈的彈道之中,精確的計算軌道和速度,天空中很快就爆發出璀璨的亮光和爆炸。
越南彈道導彈那龐大的身軀,在防空導彈的攔截下,迅速的被摧毀。一聲聲的爆炸下,還是有數枚導彈穿過了區域防空網,四枚彈道導彈成為了漏網之魚,並且依靠超高速,迅速的接近聯軍戰區司令部。
眼見導彈越來越近,地面的防空炮火也立即組織起密集的彈幕,隸屬於戰區司令部防空旅的八座地基密集陣系統,以超過每分鐘一萬發射速的高密度射擊下,瞬間在司令部上空組建了一片彈雨之牆。
可是當這四枚導彈飛速穿過彈幕的時候,只有兩枚被彈幕摧毀,剩下的兩枚導彈依然完全的朝著司令部撲去,六千米高度,對於這兩枚導彈來說,也只有三秒左右的時間。
眼見這兩枚導彈已經無法阻止的時候,聯軍司令部中,隸屬於戰區直接指揮的光陵坦克團發威了,不需要計算任何的提前量,也不需要任何準備。
來至地面坦克車身上的鐳射發射器已經飛速對準了最後的兩個漏網之魚,只是兩秒之後,兩枚已經逼近到司令部上空不過兩千米的彈道導彈,毫無懸念的被鐳射摧毀。
然而事情還遠遠沒有過去,在導彈來襲之際,峴港內的人民軍也進行了最後的垂死掙扎,在戰鬥中僅剩下最後八輛颶風火箭炮發射車,在殘破的房屋偽裝下,密集的火箭炮也接連升空。
雖然這八輛颶風火箭炮發射車還沒有發射完所有的火箭炮,就被空中的戰機摧毀,但是數十枚220毫米火箭炮,依然劃過天空朝著六十公里外的聯軍司令部飛去。
為了儘可能的完成對李嵐的斬首行動,越南人民軍已經是毫無保留了,除了動用殺手鐧導彈部隊,也不惜暴露了峴港戰場內最後的火炮部隊。
9k57式火箭炮,是蘇聯七十年代陸軍集團軍的火力支援武器,在俄羅斯現代的武器裝備中,也有極其重要的地位。當初,越南就因為這款火箭炮的火力和臉頰,從俄羅斯進口了上百套,成為軍區火炮部隊的重要組成部分。
第五軍區因為要承擔北部二線反攻的重要戰略作用,所以大部分的颶風火箭炮都裝備在了第五軍區,而戰爭持續了數天,這款火箭炮的數量也急劇的銳減。
而剩下八輛的颶風,因為它那高達七十六公里的射程,也成為了最後的殺手鐧。為了配合彈道導彈對李嵐的斬首,越南第五軍區最後的炮兵部隊,也是拼死一搏。
十六聯裝的發射管,雖然才成功發射了一半的火箭炮,但四五十枚火箭炮,足夠對聯軍戰區司令部造成巨大的破壞。而且比起彈道導彈,這種火箭炮因為個體大小的關係,也更加難以防禦。威脅也更加的巨大。
雖然聯軍戰區司令部也多次受到炮擊的威脅,但是面對如此多火箭炮的打擊,也還是頭一次。
面對火箭炮的突然襲擊,區域防空導彈的攔截就毫無意義,只能把防禦交給了陸基密集陣系統和光陵坦克團。
不過,因為來襲的火箭炮都是來至一個同方向,高度和速度也幾乎是一致,這也讓防禦部隊能夠集中注意力,把火力集中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