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約蘇伊士運河駐軍的四周進行了傘降,地面戰鬥隨即爆發。
在快速的協同下,埃及陸軍也派出了一個機械化步兵師進行支援,展開對北約軍隊的圍剿。
不過,北約方面也不是一點準備都沒有,地中海上的北約聯合艦隊以及從歐洲起飛的戰機,很快就抵達了戰場。
大量的戰斧式巡航導彈對埃及和沙特境內的所有高價值目標展開了精確打擊。
只是北約想得到的索馬利亞一方也自然想得到,從蘇丹臨時空軍基地起飛的紅警戰機,第一時間攔截下北約來襲的空軍部隊。
第二條戰線的戰鬥就此爆發。
儘管埃及和沙特在北約導彈和戰機的打擊下,許多設施和工業遭到了損失,但隨著紅警主力部隊的支援,兩國很快就站穩了腳跟。
在地中海的西南方向,雙方超過百架的戰機糾纏在一起,戰線延綿了上百公里。
地面上,北約聯軍的海軍陸戰隊緊急從地中海一線登陸,快速馳援正在遭受攻擊的蘇伊士運河駐軍部隊。
後續,大量的兩棲部隊正在登陸中,北約方面也是早有準備快速支援蘇伊士運河駐軍的打算,他們或許沒有想到埃及的態度會突然轉變,但卻有想到索馬利亞聯邦對蘇伊士運河展開的攻擊。
應對起來井然有序,北約聯軍地中海艦隊中大部分都是兩棲作戰兵種,在蘇伊士運河爭奪戰打響的半個小時後,大量的兩棲裝甲部隊就抵達灘頭,就近從駐軍後方靠近地中海的沿海線登陸,支援原本的駐紮部隊。
在無法確保空中優勢的情況下,雙方都沒有采取直升機機群快速機動方式,都在擔心直升機機群被戰機快速消滅的風險。
畢竟在寬闊的蘇伊士運河四周,一旦戰機對上戰鬥機,那絕對是一面倒的屠殺。
而雙方的空軍也都沒有心思去搭理地面的戰鬥,全都投入到與對方支援空軍的交戰中。
這也使得雙方的地面部隊,可以盡情的作戰。沒有一方取得制空權,就等於雙方都沒有制空權,地面戰鬥也就變得簡單起來。
這也是有史以來,紅警兵團面對的最艱苦戰鬥,類似以色列這樣的國家,是可以稱之為強大,但強大在短短几天的作戰能力,一旦先進的武器消耗殆盡,就將難以為繼。
以色列損失不起超過五百架的戰機,可北約卻損失得起五千架的戰機,這就是最大的區別。
可這一次他們面對的是一個強大的軍事集團,別說幾天的戰鬥,就是保持一年的高強度戰鬥,都消耗的起。
戰爭的模式也就有了根本的改變,誰都無法一口氣打掉對方的戰爭潛力,唯有在一次次戰爭中,將勝利積少成多成而贏得戰爭。(未完待續……)
第961章 天基武器
PS:雙開兩本書,還是兩本不同型別,主角性格也完全不同的書,搞得現在華麗每天都是腦洞大開。不但要思考老書,更要想好新書。
萬分希望大家能夠多支援和理解,華麗在此感激不盡了!
————以下正文————
基地控制檯內,在李嵐面前是一張埃及塞得港省的全境模擬地圖。
塞得港是蘇伊士運河的地中海出口港口,也是扼守地中海前往紅海的唯一入口。
當年英法以三國為此發動的第二次中東戰爭,就是為了獲取這一地區,掌控塞得港,從而擁有對蘇伊士運河的控制。
只是當初遭到了全世界的反對,從而不得不草草的結束戰爭和撤兵。
也是由此,拉開了數十年來埃及和以色列真正的矛盾關係。
這裡可以稱之為兵家的必爭之地,是美國控制這一地區的重要一環。
美軍在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巴林、阿曼、埃及都擁有軍事基地,地跨歐、亞、非三洲,控制著黑海、東地中海、紅海和波斯灣的通道,既可支援東地中海和印度洋的海上作戰,又可支援中東和非洲的陸上作戰,戰略地位十分重要,是歐洲的重要翼側。
其中埃及的地位和土耳其尤為重要,黑海現在雖然沒有扼守的必要,但是土耳其則是歐洲北約兵團進入中東的重要保障。
屆時整個土耳其都將是北約前往中東作戰部隊的後勤主力,地位重要性不言而喻。
而埃及這裡也是關係重大。紅海早已經是索馬利亞的天下,就算美國兵力再強大,也不敢在索馬利亞陸基電磁軌道炮的威脅下。前往紅海,那絕對就是找死。
可以說整個紅海到連線非洲及亞洲的西奈半島以東,都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