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3部分(3 / 4)

小說:超級樂神 作者:九十八度

多音樂愛好者卻都十分喜歡這份雜誌。

五月第二個星期日。新發行的《愛樂》雜誌,赫然在封面推薦上出現了一個不起眼的小標題:《夏天》,流行民樂界的一縷新風。

這篇不足五百字的小文,是愛樂的一名音樂小編的聽後感,寥寥幾段,卻對這首《夏天》的評價很高,稱其為“流行民樂的一次大膽創新”。

&樂》雜誌發行量大,受眾面廣,雖然僅僅是一篇小小的樂評,但無疑這篇文章的影響力卻絲毫不可小視!

不說別的,這篇文章一經刊發,頓時又引發了新一輪下載狂潮,一週時間內,《夏天》的下載量一舉突破了五十萬!

而千度音樂頻道也的確給力,整整一週,首頁的推薦條幅都沒有換下來,看來是要一挺《夏天》到底了。

除了《愛樂》雜誌,包括《音畫時尚》、《新視聽》等在內的數家媒體,也都或多或少在自家的平臺上提到了這首引發網路下載狂潮的作品,可以說為其熱銷起到了不小的推波助瀾的作用。

一首作品在網上引起了這麼大的反響,作為當事人的楚揚,自然有些始料未及,他沒想到,自己一首隨意之作,居然會引起這麼多的關注。

其實《夏天》能夠在網路上火起來,看似偶然卻實為必然。一方面,作為全國原創音樂的門戶性網站,千度音樂本來在樂迷和音樂界的影響力就很大,另一方面,現在的樂壇由於原創音樂的低迷,大量質量低下、內容惡俗的“毒草”作品充斥網路,精品並不多見,這樣一首無論是從創作還是演奏都屬上佳的休閒笛曲,對於口味越來越來高的樂迷來說,無疑是一針興奮劑,銷售火爆那是必然的事情。

當然,任何事情都有兩面性,一首作品,有人說好,就必然要有人說壞。面對在網路上大火的《夏天》,著名的《華夏音樂教育報》,在其中一期的評論欄目中,就登出了一位著名樂評家曹行之的署名文章,標題為“笛曲夏天,小學生的作業”。

文章中,曹行之從曲式結構,到演奏技巧,再到藝術形象,一層層地分析了笛曲《夏天》,最後得出一個結論,這首曲子結構簡單,毫無特點,藝術形象幼稚,演奏技巧更是連“學了一個月笛子的小學生都能輕鬆演奏”,毫無難度可言,只不過是小學生的水平,任何一個有音樂修養的人,都不會去聽這樣一首毫無內涵的作品,因為實在是太幼稚了。

不得不說,曹行之在華夏樂壇的影響力還是很大的。他這篇評論一出,頓時引發了不少樂評家紛紛跟風批評《夏天》,不少不明真相的樂迷們聽了這種一邊倒的論調,頓時失去了想要一聽的動力。《夏天》第二週的銷量大跌!

而就像是在和曹行之呼應一般,他這篇樂評一出,著名的華夏笛壇青年一代演奏家唐子喬,馬上也在一個公開的訪談類節目中表示,《夏天》他也聽過,不過只是小孩子過家家的“東西”,裡面甚至連一個像樣的笛子技巧都沒有,實在不能稱為一首笛子曲。他甚至表示,連自己家裡剛剛和他學笛兩個月的小外甥,都能看著譜子一遍就把《夏天》吹下來。同時他還奉勸廣大的笛子愛好者,不要把時間和精力都浪費到這種純粹自娛自樂的曲子上,多下功夫練習笛子技巧,才是提高水平的關鍵!

一位知名樂評家,一位華夏笛壇青年一代的領軍人物,兩個人一唱一和,頓時將網路上《夏天》的熱潮澆了一瓢涼水。一些本來也很喜歡這首《夏天》的樂迷,也因為曹行之的那句“太幼稚”,放棄了下載的想法。

&些個無聊的樂評家,純粹就是在借《夏天》炒作自己!”看著網路上的種種負面評論,編輯袋鼠氣得把滑鼠都摔了。他在這個圈子裡混了十多年了,哪裡還不知道這些樂評家們打的什麼主意?這些人平日裡故作高深,別人說好的,他們一定要挑出點什麼毛病來,以此顯示他們自己的水平高深莫測。若是他們評別的作品也就算了,像《夏天》這種流行民樂的精品之作,他們居然也好意思這麼詆譭,真是為了關注度什麼都不顧了!

還有那個唐子喬,袋鼠對他也沒什麼好印象。在學生時代,這個唐子喬在笛壇就以善於出風頭聞名。經常自稱自己是“某某大師”的關門弟子,其實不過是和人家上過一、兩節課而已。而且他真實的演奏水平也很受笛子愛好者詬病,多餘的動作和花音太多,外行人看起來像是技巧高深,但實際上很多真正懂得欣賞的,都不喜歡他的演奏,聽起來完全是曲子為技巧服務,有些地方明明很平實的旋律,卻非要加花,弄得不倫不類。但這個人很會經營自己,幾乎所有和笛子有關的比賽、演出、活動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