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陣熱鬧的鑼鼓聲傳來,舞臺燈光全亮,一群身穿大紅衣服的舞者從兩側跑到舞臺前,恣意的扭起了昌樂特色的大秧歌。
這是音樂會的第一個節目,“歡天喜地過大年。”名字很俗氣,但卻很應景。
舞臺上二十多個舞者,跳得也很起勁,不時引得臺下觀眾們一陣陣的叫好。
在第八排的中央,一字排開坐著七位評委。居中而坐的一人臉形清瘦,架著一副黑色細框的眼鏡,他的目光透過鏡片,落在手上的一張節目單上,臺上熱鬧的表演,卻絲毫沒有影響到他。
如果此刻有學習笛子的學生或是笛子愛好者在這裡,一定會驚喜地認出他來。這個人不是別人,正是華西民族樂團首席笛子,華西音樂學院客座笛子教授馬迪。
雖然馬迪在華夏的笛壇名氣不如那些前輩名家如陸松齡、王鐵錘等那麼大,但他的演奏卻特色十足,在笛壇幾十年南北兩派涇渭分明、分庭抗禮的情況下,硬是獨闢蹊徑,以華西本地地方音樂“碗碗腔”為素材,苦心鑽研二十餘年,獨創出“華西笛派”,其代表作《華西抒懷》、《趕牲靈》、《塞上風情》等曲子享譽華夏笛壇。更是廣為笛子愛好者所喜愛。;…;
比起他的名氣來,他的為人卻十分低調,平易近人。這一點,從他可以來到昌樂這座小縣城,來為一場業餘音樂會擔任評委就可以看得出來。
雖然華西音樂學院歷年都會按照慣例,過來一位老師給音樂會當評委,但像馬迪這樣級別如此高的評委,還是頭一次。正因為如此,這場音樂會昌樂也給予了足夠的重視,就像此刻,正坐在馬迪旁邊的一位四十出頭,身材微微有些發福的一位評委,不是別人,正是昌樂委常委,宣傳部長彭樂祥。由一位縣委常委親自陪同馬迪擔任評委,這樣的待遇,是以往任何一屆音樂會都沒有的。
正因為如此,參加這屆音樂會的演員們,一個個心裡都十分興奮,想一想,如果能在這場演出中有出色的發揮,給這兩位評委留下深刻印象,那可是一件大好事。…;
“唔?居然有兩個一模一樣的笛子節目?”馬迪看了看手裡的節目單,他的目光,落到了第五和第七兩個節目上,只見上面赫然寫著“笛子獨奏《牧民新歌》”,兩個表演者分別是馬燕和宋婉兒。;…;
一般來說,在一臺晚會上,很少會出現兩個同類節目,更不用說是連曲目都一模一樣了,這種不合理的現象,讓馬迪有些奇怪,只是很快坐在他左手邊的文化館長陳金陶,就給他解釋了原因。
“昌樂之春”音樂會的節目採取的是選拔制,也就是說只要選手水平足夠優秀,打動了選節目的評委,就可以來到最終的舞臺之上。恰巧今年有兩名演員的笛子演奏的都很不錯,又是被不同的評委選中,這才好巧不巧地都站到了這裡。至於曲目重複的問題,主辦方也徵求過兩個人的意見,勸他們其中一個改換曲目。。但兩個人似乎都很固執,不願意換曲。所以最後也就只得這麼定了下來。
聽到陳館長的解釋,馬迪有些啞然失笑,這種半是演出,半是比賽的音樂會,他還是第一次看到,倒是挺新鮮的。
兩個人演奏的都是《牧民新歌》,並沒有讓他感到太過意外。這首曲子實在是太有名了,從作曲家簡廣易六十年代的時候把它創作出來到現在,五十多年的時間裡無數人演奏過它。這首充滿著濃郁草原風情的笛子曲,絕對是華夏笛壇的經典之作。;…;
就連他本人,也很喜歡這首曲子,雖然在公開演奏的時候很少吹,但私下研究的時候,也花了一些功夫。
看看臺上的節目,已經到第四個了,這是一首男聲獨唱,《我像雪花天上來》,一首經典的美聲曲目。演唱者是個小夥子。長得胖胖的,戴著黑框眼鏡,頭髮是那種很藝術的長髮,整個人看上去很像回事。不過唱功一般,馬迪雖然不研究聲樂,但也能感覺到他發音有點緊,另外似乎氣息吸得太深了。
“好的,感謝汪輝為我們帶來的精彩演唱,接下來有請馬燕為我們帶來笛子獨奏《牧民新歌》”,主持人嘉嘉站在臺邊,臉上帶著親切的微笑報著幕。
馬燕聽到主持人報出了自己的節目,輕呼了一口氣,臉上浮起一個自信的微笑,輕步走到舞臺中央。
微笑著鞠了一躬之後,馬燕不再說話,雙手持笛準備演奏。
音響裡傳來一陣蒼涼的馬頭琴聲,伴隨著琴聲,馬燕雙臂輕抬,將笛子橫在胸前,輕輕吹奏起來。
《牧民新歌》的引子,一段充滿了草原風情的散板。;…;
馬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