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鍾嶽峰行俠仗義的事情吳教練上次已經聽朱常樂說過一些。
鍾嶽峰看吳教練萬分遺憾的樣子,就安慰他。吳教練突然問道:“小峰,你今後有什麼打算?”
鍾嶽峰沉吟了一下道:“將來有條件的話,或許我會辦一所武術學校來傳播少林功夫。”
吳教練一聽他並沒有放棄武術就甚為欣慰,點了點頭道:“嗯,這想法很好啊,不過你如果能在全國比賽中朵2得到幾個冠軍頭銜,那對你的事業將會有更大的幫助。”他說到這裡眼睛忽然一亮:“對啊,九月裡國際少林武術節就要開幕了,到時候比賽啊,而且是世界級的,如果你能奪冠的話,哈哈,世界冠軍啊,這樣吧,省裡到咱學校選拔參賽運動員,我給學校商量一下把你推薦上去,憑你曾在新人自由搏擊賽上拿過名次,進省裡集訓隊沒有問題。”
鍾嶽峰看吳教練熱切地目光,實在不好意思開口拒絕,只得含含糊糊道:“人在江湖身不由己啊,這事還得跟公司商量,等我回公司了再說吧。”不過吳教練正在興頭上,聽沒有聽清他的話就不知道了。
別了吳教練,鍾嶽松心急火燎地催著快去少林寺遊玩,家在嵩山,少林寺就在家門口,但是兄妹幾人自從離開老家之後就再沒有機會到少林寺去玩,現在鍾家兄妹舊地重遊,說不出的歡喜,近鄉情更怯,所以遊少林的心更迫切。
少林寺是我國久負盛名的佛教寺院,聲譽顯赫的禪宗祖庭,每天都是遊人如織,尤其是外國人慕名而來的不少。鍾嶽峰去寺內武僧練功的地方看了看,鋪了石條石板的地上坑坑窪窪凹凸不平,這些都是千百年來僧人練功踩踏出來的,震撼,絕對的震撼!鍾嶽峰這才徹悟智信師傅說過的那句話,功夫是練出來的!
兄妹三人在寺裡常住院走馬觀花看過了一邊,就去了外面的塔林。這裡葬著自大唐以來歷代高僧,高僧圓寂之後把他們的骨灰或舍利放入地宮,上面造塔,以示功德。這片墓地共有古塔230餘座,是中國現存面積最大、數量最多、價值最高的一個古塔建築群。
走進少林寺塔林,彷彿走進了一個幽靜的世界,四周青山環繞,松柏森然。古塔造型各異,式樣繁多,建築風格各有千秋,是綜合研究我國古代建築、書法、雕刻藝術的寶庫,也記錄著歷史和歲月的滄桑。每座靈塔的層數一般為一至七級,高度一般在15米以下,塔上都有雕刻和題記。塔上的銘文圖案大小不一,有鑲嵌在塔的正面,有的安裝在塔的後壁。
“哥,為什麼墓要建成塔呢,而且七層?”鍾嶽秀忽然問道。
鍾嶽峰讀了好多書,也查過資料,自然能給妹妹和弟弟說出來,塔是佛教建築,在印度叫浮屠,在中國才稱之為“塔”,而浮屠則是僧侶圓寂之後的陵墓。浮屠按和尚生前職位高低,死後分一至七級入浮屠。中國不叫浮屠改叫塔,有崇高向上的文化內涵和道德觀。“救人一命,勝修七級浮屠”就是這個意思,讓世人知道不僅有因果報應,還應該行善積德。鍾嶽秀十分佩服哥哥的學識淵博。
在塔林裡徜徉,你會被靈塔五花八門的建築風格所吸引,驚歎能工巧匠的智慧和勤勞,而忘記了這裡高低錯落、大小不一,樣式各異的靈塔是掩埋高僧的墳墓。一代又一代的得道高僧在這裡長眠,或許已經成神成佛,禪宗文化和少林功夫萬古千秋地流傳下去。
塔林裡不時有遊人進進出出,拍照留影,沒有多少遊客是懷著肅然仰慕之心來瞻仰先賢的,活的生命將死的靈魂安息處當成勝景。四大皆空的高僧們或許不會在意絡繹不絕的遊客的攪擾,因為他們已經超越自我,超越一切了。
鍾嶽峰兄妹三人遊過了初祖庵、二祖庵,最後來到了初祖庵後,五|乳峰中峰峰頂下的達摩洞,這是一個天然的石洞,洞深約7米,高寬3米餘,洞外有石坊,明萬曆甲辰年(1604年)造,雙柱石砌,題刻有“默玄處”和“東來肇跡”。當年,達摩隻身來到中土傳揚禪宗佛法,他在這個石洞內,面對石壁,兩腿曲盤,雙手合十,雙目下視,心平如鏡,入定坐禪,日復一日地修行,達摩自稱為坐禪。年復一年度過了九年,達摩的身影印入了面壁石上,就連衣褶縐紋也隱約可見,宛如一幅淡淡的水墨畫。人們把這塊石頭稱“達摩面壁影石”,把這個達摩曾經面壁的天然石洞叫做“達摩洞”。
其間為了活動身體,就創出了流傳至今的“八段錦”和少林神功的雛形“達摩易筋經”。所以說達摩不但是禪宗初祖,還是少林武學的奠基人,許多武俠小說中都提到了這些。
鍾嶽峰懷著無比敬仰的心情瞻仰了達摩祖師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