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部分(2 / 4)

小說:自古英雄出少林 作者:低訴

智信師傅得道高僧,早已經修煉得禪心大定,無慾無求無情無怨無嗔了,不過此時絮絮叨叨哪有半點高僧的樣子?鍾嶽峰想正被感動得一塌糊塗,聽到師傅說要他做牛郎,禁不住撲哧一下笑起來。

二人又閒聊的片刻,看看日已過午,智信師傅破例留了他一頓齋飯,因為二人都知道,這一別說不定什麼時候才能再見面,不過有手機今後就可以“千里傳音”了。

鍾嶽峰別過師傅,一步三回首地離開了智信師傅的草屋,走出老遠再回首,師傅仍佇立在風中。

第二百三十章 中嶽覽勝

我們說到少林,總是說嵩山少林,因此寫了少林不能不寫中嶽嵩山。雖然不無宣傳之嫌,不過還要為之,呵呵,莫怪,又一篇遊記。

鍾嶽峰見過了師傅後,在鄉親們的盛情挽留之下,又在鍾家莊盤桓了兩天。而後才帶妹妹和弟弟去遊嵩山的另外名勝風景。雖然家在嵩山,但是嵩山的許多名勝古蹟兄妹幾個並沒有涉足過。

《史記。封禪書》載曰:“昔日代之君,皆在河洛之間,故嵩高為中嶽,而四嶽各如其方。”這一句話,闡明瞭嵩山在五嶽中的重要地位。《詩經》上曰:“嵩高維嶽,峻極於天。”道出了嵩山之險峻。

嵩山,堯舜時代稱“外方”;夏禹時稱“嵩高”、“崇山”;周平王東遷洛陽後,始定山為中嶽,以後各代均稱嵩山為中嶽嵩山,嵩山屬於伏牛山系,共有七十二峰,東為太室山,西為少室山,氣勢磅礴,猶如橫臥的巨人,因此古人有“嵩山如臥”之說。

嵩山名勝古蹟眾多,居五嶽之冠,被譽為文物薈萃的寶地,在嵩山上可以領略到中華八千年的歷史程序。其中,黃峰蓋下的中嶽廟是河南現存規模最大的寺廟建築群;中國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也坐落於嵩山的腳下嵩山是我國罕見的儒、釋、道三教彙集於一山的勝地。

嵩山像一部博奧精深的文化史冊,是中國歷史上唯一的女皇武則天封禪之山,也是漢武帝、清乾隆等四十餘位歷代帝王巡守遊歷之山,更是李白、徐霞客、司馬遷、朱熹等文人墨客流連不去留下了膾炙人口的詩詞佳句之山

嵩山,中原文化的根源所在。

嵩山因為獨特的地質構造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命名為世界地質公園,也是國家級的森林公園。

此時,夏季未盡,登上峻極峰頂,覽天下,觀勝景,實在是人生的一大快事。放眼望去,滿山俱是鬱郁蒼蒼的林木,只見層巒疊嶂,巉巖絕壁,怪事嶙峋。

如果再過些時候,嚴霜之後,滿山蒼翠像是被紅霞浸染一般,嵩山就會成為波濤起伏的紅色海洋,萬山紅遍,蔚為壯觀。因而,少林的紅葉名揚天下。

關於嵩山諸般勝景有詩為證:嵩山如臥隱真形,七十二峰峰峰青。雲間跨白鶴覽勝境,俱在虛無縹緲中。

覽不盡嵩山的自然風光,看不完的名勝古蹟。

鍾嶽峰決定帶妹妹和和弟弟去看我國古代四大書院之一的嵩陽書院,去感受一下那裡的文化韻味。嵩陽書院文物瞻豐,名揚古今,是傳播中國古代文化和儒家理學思想的重要場所,傳統的文化底蘊很厚。

嵩陽書院位於嵩山南麓,背靠峻極峰,面對雙溪河,因坐落在嵩山之陽而得名。四周青山環繞,雙溪河潺潺而去,環境清靜幽雅,景色宜人。

走進古樸典雅的嵩陽書院,蒼松翠柏虯勁參天,古建築大方不俗、蔚然壯觀。像司馬光、范仲淹、朱熹和程顥、程頤兄弟等許多先賢大儒們都曾在這裡學習或講學,膾炙人口的“程門立雪”的故事就發生在這裡。遙想當年莘莘學子們在此頭懸梁錐刺股埋首苦讀,傳統文化和思想從這裡開枝散葉,萬世流芳地傳承下去。靜心諦聽彷彿還能聽到之乎者也的聲音在屋宇間迴盪縈繞。院子裡,處處透著一股悠悠的的書香餘韻,置身其中讓人忘卻了許多煩惱和浮躁。

看著秀秀在每一個地方都駐足流連,每一處碑刻銘文前都蹙眉沉吟,鍾嶽峰心裡很欣慰,他知道妹妹已經完全沉浸在千年的文化長河中去,這是他帶妹妹和弟弟來這裡的目的之一。

但是活潑好動的鐘嶽松卻不耐煩陪哥哥和姐姐緬懷先賢,一會兒就把幾道院子都跑了個遍,只有那三株數千年樹齡的“將軍柏”和優美傳說引起了他的興趣,一陣大呼小叫,把鍾嶽峰和秀秀都吸引了過去。嵩陽書院的漢柏算得上是中國最古老的柏樹了,著名詩人樸初曾留下“嵩陽有周柏,閱世三千歲”的詩句。

剛才進大門時迎面就看到了一株軀幹粗大的彎腰古柏,橫臥在一堵矮牆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