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5部分(2 / 4)

小說:自古英雄出少林 作者:低訴

堅尼路地鐵站,唐人街就展現在眼前,大街上人來人往摩肩接踵,有華人也有洋人,由黑人也有白人,不過整體上還是黃面板的人居多,熱鬧喧譁的場面讓人眩惑,這跟國內都市大街上人山人海的情景依稀相仿。滙豐銀行那彩繪精雕、古色古香的五層樓聳立在街口。

站在象徵中華幾千年文化之源的孔子廣場,如同置沐浴在五千年的歷史文化長河中,這座寬闊的廣場,背倚著一幢聳入雲天、宏偉氣魄的摩天大廈,這座大廈就稱為孔子大廈。孔老夫子高大的青銅像端坐在廣場前端,雕像華光溢彩,面容充滿了睿智,體現華夏子孫對自己文化先祖的敬仰。

一街兩行店鋪林立,這裡的店鋪從華人華僑經營的飯店餐館、超級市場、服裝店到中文印刷公司,中文書店、中藥店······真可謂五光十色應有盡有。而且不僅商店招牌用漢字書寫,就連路牌也以中文標明。

唐人街的建築也多是中國特色的,那些中國式的牌樓房屋古樸典雅,朱門碧瓦,畫棟飛簷,色彩鮮豔令人賞心悅目。房頂日照朝天,雙龍繞背,牌樓彩繪精雕,騰龍張牙舞爪,鳳凰彩羽飄飄,奇花異卉五彩繽紛,就連路邊的電話亭也是中國風格的寶塔形。

街頭還有規模頗大的佛教廟宇,中國人信仰佛教和道教,而且別出心裁地把二者巧妙地結合在一起,走到哪裡都要把宗教文化帶到哪裡。

唐人街上的中國人多說粵語活著福建話,四人在南方待久了,不但能聽懂,而且結結巴巴還能說上幾句,所以在這裡交流不成問題。

哥幾個在國內走南闖北,見識自然廣博,像這般保持著純粹的原汁原味的中國特色的街市在國內也不多見了。國內總是崇洋媚外,連建築也是如此,那些西洋建築總是讓人瞧起來不舒服。而這座洋人世界裡的中國城處處飄溢著華夏的文化傳統,恰似一株在異國盛開的國色天香的牡丹,為紐約這個世界大都會增添了無限亮色。

中國的各色菜館遍佈在大街小巷,裡面飄出來的濃香也是純中國味的,餐館裡播放的音樂是中國的,甚至還能聽到熟悉的戲曲,那些門口笑臉相迎的服務生也是與你同樣膚色的中國人,有些甚至還穿上了地地道道的唐裝或長袍來招徠客人,這一切的一切都讓人感覺親切,讓哥幾個覺得好像並沒有離開中國。

走過一家名叫黃河酒樓的飯店,一個服務員熱情地跟哥幾個打招呼,雖然說的普通話,但是仍然能聽出一絲河南味兒,一問果然是洛陽來的,連老闆也是河南的。異國遇老鄉,激動和興奮自不待說,哥四個不約而同地跟著服務員走了進去。

這家飯店雖然也以經營華僑喜歡吃的粵菜,不過也有河南的一些特色小吃,這裡竟然賣有面條餃子,酒水也多是中國的白酒,因為不是就餐的時間,食客不多,但都是地地道道的華人。

四人叫了滿滿一桌子飯菜,酒足飯飽之後,拉住那個叫楊洛的服務員聊了一通。這個大學畢業透過親戚關係來美國端盤子的小夥子跟他們十分親熱,攀談之下才知道,他已經有三年沒有回國了,就是為了省下一張飛機票錢。此時大概想從他們身上慰籍濃濃的思鄉之情,河南人無論走到哪裡都是那麼重鄉情,他說著眼圈已經有些紅了。

幾個人正聊得熱火朝天,一個破鑼似的聲音在樓下吼起來,楊洛神色一變緊張地道:“老闆娘又叫了,我得趕緊幹活了。”他忽然壓低了聲音道:“老闆娘是一個菲律賓的老孃們,可兇了,在這幹活沒有超過一個月的,如果我不是跟老闆同鄉,早被炒魷魚了,這樣吧你們有什麼需要幫忙的就打這個電話,我晚上十一點之後有空。”他說了留下一個電話號碼匆匆去了。

“以前看那個《中國人在紐約》的電視劇覺得出國發洋財的華人真不不容易,想不到終於見到了真實的情況,哎,楊洛他一個大學生漂洋過海來給人家端盤子,可是親朋好友還想著他怎樣風光體面呢。”朱常樂跟楊洛的家相距很近,聽他這麼一說心中就有些惻然。

陳小虎咧著嘴笑道:“老朱,你這純粹鹹吃蘿蔔淡操心,人家出國吃洋麵包,玩洋女人,發洋財,拼搏個幾年腰纏萬貫錦衣榮歸,那是何等光鮮體面,最不濟在這當洋乞丐,那乞討到的也是美金啊。”

眾人一聽他平日裡信口雌黃,這時說的話倒頗有幾分道理,出國受洋罪自然是為了發洋財,如果實在是混不下去,那為什麼還有人腦袋削尖了出國?這是樓下的吵鬧聲並沒有停息,反而鬧得更兇了,幾個人就起身下樓去看。

第二百五十一章 男人不需要紳士

喜歡做紳士和不喜歡做紳士的哥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