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部分(2 / 4)

圍限制在“文官自監軍、兵備道及餉司、府州縣官等;武官自副、參以下。”對各路總督、巡撫、總兵等高階文武官員只能參奏。聽憑皇帝裁決。給李建泰的敕書裡卻沒有這類限制,不論何人,只要“情真罪當,即以尚方從事”,而且還明確強調“行間一切排程賞罰,俱不中制”。

這許可權已經超過了朱慈烺之前那份詔書,由此也能看出崇禎帝已經到了四處找救命稻草的境況。

“皇爺還是親自站在正陽門樓看著李建泰出京的。”那宦官猶自喋喋不休。

朱慈烺將詔書傳給吳��N猱‘一目十行看完,給了孫傳庭。孫傳庭看完之後,打斷那宦官。問道:“李建泰往哪邊走的?”

那宦官嘴巴只是頓了一頓,又道:“是南下保定去的。朝廷大臣們認為,宣府、大同一帶還有重兵守禦,李賊肯定不會走北面這條路,肯定是要沿黃河走保定。這樣只要守住保定,以宣大兵馳援,也能成為京師一道屏障了。”

這太監嘴碎卻也有個好處,那就是問一答十。將事情說得清清楚楚。

朱慈烺問那太監:“你叫吳清晨?”

“正是奴婢。”吳清晨討好道。

朱慈烺揮手命他退下 :“等會有回信帶回去給劉若愚,可先去吃些飯食。不要喝酒。”

“奴婢遵命,謝千歲賞賜。”吳清晨連忙躬身退出。

書房裡只有三人的時候,朱慈烺終於無奈苦笑道:“這回更抓不走蔡懋德了。”

“唉,蔡懋德也就罷了。”孫傳庭也嘆道:“恐怕李建泰此人要負皇上深望。”

東宮早就對李自成下一步的進軍路線做過推演,只要李自成還保持往常的神智和眼光,就肯定會分兵並進。這樣可以擴大佔領區域。減輕糧道壓力,也能避免大軍展開不便,無法調轉方向的問題。

尤其是在河上之戰吃了大軍排程不便的虧,李自成更不會將十餘萬大軍放在一個方向。何況朝廷方面以為的“宣大勁旅”只存在紙面上,實際上的兵額只會是在冊名額的三分之一甚至更少。而且就只這三分之一。也是雜役輔兵充數的居多,剩下的才是主將的家丁,能夠在戰場上保命護身,在官場上爭權奪利。

“吳先生,”朱慈烺也是連連搖頭,“父皇詔我回去,你怎麼看?”

“那就看殿下的膽子有多大了。”吳��苣茉誚粽攀卑誄鮃桓痺頻�縝岬哪Q��

“很大。”朱慈烺果斷道。

“那就不回了。”吳��甭實潰骸吧轎魘夭蛔。��罌坎蛔。�本┏瞧埔殉啥ㄊ啤H緗癯�杏衷謖�勰鍁ㄖ�攏�蘼矍ɑ蠆磺ǎ�乇本┒際敲槐匾�氖隆!�

“以我對父皇的瞭解,南遷是遷不成的。”朱慈烺本想說“君侯死社稷”,又怕嚇著吳��退鉲�ィ�褡�潰骸案富實母樟乙閿攏�諶��昀鏌才諾蒙蝦牛�先徊豢鮮芙紫輪�琛!�

所以皇帝只能死在北京!

吳��勻惶�貿魷彝庵�簦�僖傻潰骸暗釹攏�崛∩蕉��⒆闃�σ咽瞧仍諉冀蕖2還�本┠潛摺���

“殿下,”孫傳庭領軍日久,更為直率,“古人有‘君侯死社稷’之說,然則天子終究是萬民表率,不可輕棄。如今各鎮實如割據,明面上卻還是要受攝於天子。若是陛下死社稷,天下必然分崩離析,人心渙散。”

朱慈烺點頭表示認同。歷史原劇本中,崇禎的確自掛東南枝,掀起了一股舉國為之“報仇”的狂潮。甚至在很長一段時間裡,吳三桂引清兵入關一被時人視作是“借虜平寇”的妙計。南明弘光政權甚至願意感謝清兵入關,史可法也曾致書多爾袞,表示願意提供糧草牛羊犒勞清兵。

如果只看史書,朱慈烺覺得這是與虎謀皮的愚昧。然而真正在這個時代生活了十餘年之後,站在了皇太子的高度,朱慈烺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為烈皇報仇”這類的話。

崇禎之死或許博得了百年同情,但在當下,無論是江南的小朝廷,還是吳三桂,都不曾真心為這位青年天子有過半分哀悼。福王只是為了坐穩半壁江山,收攏人心。吳三桂也是以此來掩蓋自己剃頭從虜的可恥行徑,同時圖謀將關外之地化作私產。如果李自成能夠大方地將山海關外都封給吳三桂,就算活剮了崇禎,吳三桂都不會引清兵入關報仇的。

而且因為皇位空了出來,朱明宗室突然都看到了得登大寶的希望。心懷鬼胎的軍閥也由此滋生野心,無論如何先搶一個宗室,一旦有機會就來個登基繼位,自己搖身一變就成了伊尹霍光那樣的權臣。鄭芝龍就是其中典範,而且幹完之後也不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