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3部分(2 / 4)

代,斯柯達生產的zb26輕機槍,那是大名鼎鼎!對於每一個熟悉抗戰的人來說,都不陌生,因為,這款機槍就是在華夏的戰場上大放異彩的!

僅僅捷克的布林諾工廠,在1927年到1939年間,就向華夏輸出了30,249挺zb…26輕機槍。而華夏自己仿製生產的更多,整個華夏戰場上這種zb…26輕機槍在10萬挺左右,在抗戰片中,經常可以看到機槍手端著這款捷克造的輕機槍,頂部的彈匣,就是它最明顯的特徵。

這款輕機槍甚至贏得了英國陸軍的訂單,改用了7。7毫米的口徑。而它原本的口徑,是7。92毫米。

不錯,和德國現有的7。92毛瑟彈,是完全相同的!

結構簡單,成本低,火力強大,這些都是這款輕機槍的優點,至於缺點,就是20發的彈匣太少,而且在上面放置彈匣,有些阻擋視線。

現在,德國也有先進的輕機槍,就是mg34,從效能上說,這款輕機槍的效能是超過zb26的,那麼,布林諾兵工廠,該不該停產這款輕機槍,全面生產mg34?

希瑞克的到來,給他們吃了定心丸,面對著這裡的主管,工程師,包括zb26的設計師哈力克,希瑞克鄭重地告訴他們:“zb26輕機槍的效能是不錯的,這款輕機槍,可以繼續生產。”

(對前面的問題再說一下,7。92毫米庫存的子彈不會浪費,畢竟還有班用機槍,使用的都是毛瑟彈的,還有二線部隊,繼續使用毛瑟步槍的,改為6。8毫米口徑,是因為這是最好的口徑了,威力沒有降低,口徑小了,就會節省大量的原料。至於原有的生產線,改用新口徑,應該是改模具就行了吧?求知道的大大解惑。)

(華東之雄查到的資料:槍彈的主要零件如彈頭殼、彈殼、底火殼和曳光管殼等,形狀都呈帶底的杯狀,其加工需要用到槍彈生產中應用最廣泛的一種工藝-"引伸加工",生產不同形狀和壁厚的零件,只要改變模具的形狀和尺寸即可。)

第二百八十四章 子彈的問題

捷克的輕武器是相當不錯的,而且口徑和德國的口徑完全一樣,雖然zb26輕機槍的火力持續性不高,但是,它也畢竟是一種輕機槍啊。

德國陸軍擴充的速度是相當快的,雖然一線精銳部隊可以裝備到先進的坦克,成為裝甲師,但是,二線的部隊,裝備就很差了,還是以毛瑟98k步槍為主力的,將這種機關槍裝備到二線的部隊中去,那就很不錯了。

而在另一方面,這款槍也要繼續出口,尤其是華夏,現在抗戰正酣,需要大量的武器,而德國也需要華夏的資源,這種時候,當然不能把這種槍的生產給停止了。

這些年來,德國和華夏的交易也一直在進行,德國的武器,出口給華夏,換回德國需要的各種資源。

“除了這款輕機槍之外,布林諾工廠也要生產我們的更先進的武器。”希瑞克說道:“包括我們的mg34輕機槍,以及我們的6。8毫米衝鋒槍和子彈。”

現在,這種新的6。8毫米的衝鋒槍,經過多次的實驗,已經完成了定型,整體的構造,和後世的ak系列步槍非常相似,結構簡單可靠,故障率低,終於進入了大批次的生產階段。

現在,這款衝鋒槍,被正式命名為mp38衝鋒槍,這和歷史上的衝鋒槍已經完全不同。

這款武器,裝備到陸軍之後,一下子就受到了歡迎,武器的缺口相當大,靠著德國國內的輕武器製造廠,根本就滿足不了生產需求,所以,必須要放在捷克進行大批次生產的!

畢竟,捷克可是世界第二的軍工廠,加上捷克的產量,就足夠成建制地替換軍隊現有的毛瑟步槍了,至少要先把一線的精銳部隊給替換掉了。

而在大規模推廣這種衝鋒槍之後,需要的子彈數量,也會成幾何倍數地增長。

除了德國的生產線,已經開始生產6。8毫米子彈之外,作為第二的軍工大國,當然也要全面轉產6。8毫米子彈。

同時,7。92毫米子彈的生產線,也要保留一條,畢竟機槍,以及二線和狙擊手用的毛瑟步槍,還是7。92毫米的子彈的。

“我有一個想法。”看著這些歐洲最有名的軍工專家,希瑞克說道:“我們的子彈,可不可以用鋼來代替?”

子彈的彈殼和彈頭,都是銅的,現在雖然不用銅來做貨幣了,這東西也是一種比較貴重的金屬。

在干涉了西班牙內戰之後,德國也得到了很多的利益,比如,西班牙境內的礦產,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5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