啦。”柳大洪哼了一聲,道:“這奸賊說得好聽,全是假話。”歸二孃道:“陳總舵主,請你讀下去。”陳近南道:“是!”接續讀道:“本鎮刺心嘔血,追悔靡及,將卻返戈北返,掃蕩腥羶,適遇先皇之三太子。太子年甫三歲,刺股為記,寄命託孤,宗社是賴。姑飲血隱忍,養晦待時,選將練兵,密圖興復,迄於今日,蓋三十年矣!”柳大洪聽到這裡再也忍耐不住,拍案道:“放屁!放屁!這狼心狗肺、天地不容的奸賊,倘若他真有半分興復大明之心,當年為甚麼殺害永曆皇帝、永曆太子?此事天下皆知,又如何抵賴得?”群雄見了柳大洪鬚眉戟張的情狀,無不心佩他的忠義,均想吳三桂十二年前在昆明市上絞殺永曆皇帝父子,決計無可狡辯。歸二孃道:“柳大哥這話不錯,吳三桂決非忠臣義士,這是連三歲孩童也知道的。咱們要去行刺韃子皇帝,是為了反清復明,絕不是幫吳三桂做皇帝。”陳近南道:“我把這檄文讀完了,大家從長計議。”讀道:“茲者,虜酋無道,奸邪高張,道義之儒,悉處下僚;斗筲之輩,鹹居顯職……”讀到這句,向韋小寶笑了笑,說道:“小寶,這句話是說你了。”韋小寶聽著師父誦讀文章,只覺抑揚頓挫,倒也好聽,忽聽說吳三桂的文章中提到自己,不禁又驚又喜,忙問:“師父,他說我甚麼?這傢伙定是不說我的好話。”陳近南道:“他說有學問道德的好人,只做芝麻綠豆小官,毫無本事的傢伙,卻都做了大官。這不是說你嗎?”韋小寶道:“他自己呢?他的官比我做得還大,豈不雖比我更不中用?”眾人都笑了起來,說道:“不錯!韃子朝廷中的官職,可沒比平西親王更大的。”檄文最後一段是:“山慘水愁,婦號子泣;以致彗星流隕,天怒於上:山崩土裂,地怨於下。本鎮仰觀俯察,是誠伐暴救民、順天應人之日。愛卜甲寅之年正月元旦,恭奉太子,祭告天地,敬登大寶。建元周諮。”陳近南讀完後,解說了一遍。眾人之中,除了陳近南和沐劍聲二人,都沒讀過什麼書,均覺這道檄文似乎說得頭頭是道,卻總有些什麼不對,可也說不上來。沐劍聲沉吟片刻,說道:“陳總舵主,他既奉朱三太子敬登大寶,為什麼不恢復大明國號,卻要改國號為周?這中間實是個大大的破綻。何況朱三太子什麼的,也不知是真是假,誰也沒聽說過,忽然之間,沒頭沒腦的鑽了出來。多半吳三桂去找了個不懂事的孩子出來,說是朱三太子,號召人心,其實是把他當作傀儡。”眾人都點頭稱是。歸二孃道:“吳三桂把朱三太子當作傀儡,自然絕無可疑。這人是真是假,也沒多大分別。不過朱三太子不是小孩子,先皇殉國已三十年,如果朱三太子是真,至少也有三十幾歲了。”韋小寶道:“三十幾歲的不懂事小娃娃,也是有的,嘻嘻。”說著向歸鍾瞧了一眼。群雄中有幾人忍不住笑了出來。歸二孃雙眉一豎,便要發作,但轉念一想,韋小寶的話倒也不假,自己的寶貝兒子活了三十幾歲,果然仍是個不懂事的小娃娃,不禁輕輕嘆了口氣。眾人商議良久,有的主張假手康熙,先除了吳三桂,再圖復國:有的以為吳三桂雖然奸惡,終究是漢人,應當助他趕走韃子,恢復了漢人江山,再去除他。議論紛紛,難有定論。說到後來,眾人都望著陳近南,人人知他足智多謀,必有高見。陳近南道:“咱們以天下為重。倘若此刻殺了康熙,吳三桂聲勢固然大振,但是臺灣鄭王爺也可渡海西征,進兵閩浙,直攻江蘇。如此東西夾擊,韃子非垮不可。那時吳三桂倘若自己想做皇帝,鄭王爺的兵力,再加上沐王府、天地會和各路英雄,也可製得住他。”蘇岡冷冷的道:“陳總舵主這話,是不是有些為臺灣鄭王爺打算呢?”陳近南凜然道:“鄭王爺忠義之名,著於天下,蘇兄難道信不過嗎?”蘇岡道:“陳總舵主忠勇俠義,人人欽服。可是鄭王爺身邊,奸詐卑鄙的小人可也著實不少。”韋小寶忍不住說道:“這話倒也不錯。好比那‘一劍無血’馮錫範,還有鄭王爺的小兒子鄭克?”,都不是好人。”陳近南聽他並不附和自己,微感詫異,但想他的話也非虛假,不禁嘆了口氣。歸二孃道:“趕走韃子,那是一等一的大事,至於誰來做皇帝,咱們可管不著,反清是一來要反的,復不復明,不妨慢慢商量。大明的崇禎皇帝,就不是什麼好東西。”陳近南和沐王府群雄向來忠於朱明,一聽所言,都是臉上變色。沐劍聲道:“咱們如不擁朱氏子孫復位,難道還擁吳三桂這大奸賊不成?”歸鍾突然說道:“吳三桂這人很好啊,他送了我一張白老虎皮做袍子,你們可瞧見過沒有?”說著翻開皮袍下襟,露出白虎皮來,大是洋洋得意。歸二孃道:“小孩子家,別在這裡胡說八道。”蘇岡冷笑道:“在歸少爺眼中,一件皮袍子可比咱們漢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