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1885年正式回國,自稱是“中國受過歐洲教育的人中資格最老的一個”,然而回國以後卻變為思想最“守舊”的衛道士,他反對五四時期的“文學革命”,力主尊孔讀經,公然說:“現在社會大亂,主要的原因是沒有君主”;他十分熟悉西方文明,然而卻從中得出結論:“歐洲人所熱切希望並極力去實現的民主主義文明,就是我們中國人兩千多年來一直保持的東西”,他狂熱的讚美中國封建社會落後醜惡的東西,如一夫多妻制、納妾現象、女人纏足,十分欣賞清人方洵專為纏足寫的一本叫《香蓮品藻》的書,並且說:“小腳女人,神秘美妙”。
如何認識和評價辜鴻銘?有的歌頌他的“怪”,有的欣賞他的“狂”,有的稱讚他“意避流俗,求古求奇”,有的說“他只是一個天生的叛逆人物”。我認為,對於辜鴻銘的怪異性格和矛盾行為,僅僅停留在個性品格分析是不夠的,它還相當深刻地反映了一個特定時代的社會內容和近代知識分子的某些代表性特徵。
辜鴻銘出身於華僑家庭,祖籍福建,兒時生活在東南亞的馬來半島。13歲赴西方留學,成年以後回到祖國大陸,面對東方熱土上對西方文明的一片讚揚之聲,做為一個十分熟悉西方社會和文化的東方人,辜鴻銘對東方文明與西方文明,卻有著自己獨特的看法。特別是回國以後,系統的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