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手中的儀仗棒上下揮舞,指揮著緊隨其後的樂手。
全營官兵在軍樂聲中浩浩蕩蕩地走入貴陽城門時,他們的兩側盡是歡呼雀躍的西南百姓。現在黃石領軍用不到三個月就從福建趕來的訊息已經傳遍了全城。歷史上浙兵從南方調去遼東,有大運河支援也走了半年多,而西南強兵白桿兵更是走了快三年才到達北方。救火營此次的行軍,給官員和百姓的感覺真的有如插翅而來一般,當然,他們不知道僅僅是救火營這一營兵,黃石就花了好幾萬兩的銀子。
有識之士知道,過去這種距離的軍事調動,就算是精銳部隊也要一年左右;而對於那些小民來說,幾千裡外就已經是另一個世界了。這個時代大多數的人根本無法想象這樣的路程,所以眾人口口相傳,更是把黃石的部隊傳得神乎其神。
但無論對於有概念還是沒有概念的人來說,他們都模模糊糊地意識到了一件事情,那就是軍隊的行軍速度是和部隊的精銳程度有很大關係的。從古至今,似乎很少有烏合之眾能保持建制展開急行軍的,反過來說,能維持高速行軍的部隊,也從未聽說過有不能打仗的。
黃石進貴陽前還記得自己上次在北京時遇到的情況,在面對整隊而來的救火營時,圍觀的百姓也都顯得非常緊張和不習慣,當時隨著東江軍的開進,北京城中地百姓也漸漸失去了喧囂。只是靜靜地看著眼前這支前所未見地鐵軍。還有不少人謹慎地和他們拉開了距離。
所以這次黃石就事先對此作出了安排,他一直大步走在隊伍的最前面,走進城門後不久,黃石就緩緩把右臂抬起與上身平行,跟著就深吸了一口氣,一邊揮舞著拳頭,一邊領著全軍齊聲高喊:
“討匪安民!”
“討匪安民!”
“討匪安民!”
全營官兵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