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這街上恆久不變的景緻了。某一天突然下了一場雨,還會吃了一驚,這樹葉原來是綠色的啊。
其次便是那些沿街的店面和居民的房屋了。細小的灰塵的腳力是驚人的,不但沿街的窗欞積累了厚厚的一層,連二樓的地板上都是細細的一層。那些丟棄在那裡不用的東西上面都是細細的一層,其實那椅子上,也是有的,只是天天坐來坐去,看起來它們便是光澤發亮的。那些店面的門大多正對著大街,裡面放著壁櫥和玻璃的櫃子,還有些雜七雜八的像是壇罐碗碟什麼的就都放在地上。這些東西無一例外不是蒙了厚厚的一層灰。陶器還好說,那香菸,毛巾,肥皂什麼的也都是一層,但鄉下人是不嫌棄的,買回去拍一拍打一打也就用著。這還不算什麼,那房舍後面菜園裡的大白菜上面也是一層。婦女們摘回去拿到那池塘裡去洗一洗,說到池塘也不能不講,也有特色,是人畜共用的,就是說老牛洗澡拉屎和居民洗菜飲水都在這一個池塘裡。曾經有人對此提出質疑。但大傢伙都連連擺手,說:“不要緊。不要緊。這塘大。塘大。”再說那白菜,在那顏色昏黃的池塘裡洗完就送到鍋裡炒著吃了,邊吃邊說:“今年的雨水好大啊,這白菜水靈靈的真是好吃了。”
這是塵土街晴日裡的情形。若是在漫長的旱季裡突然來一場雨,街邊的人不知道怎樣的高興了。
大雨一來,空氣不知是要清晰多少倍了。天氣是那樣的涼快。路邊的樟樹槐樹和蒿草狗尾巴草什麼的也都洗刷一新,洗去了泥巴的衣裳,露出了本來的面目,都綠油油翠滴滴的,賞心悅目。
路上的塵埃也被壓了下去。因著這街沿南北走向是一個斜坡,雨水便沿坡順流而下。濁濁的黃黃的雨水把路面都衝得起了一道道槽。雨水便都沿著長長的槽子,像小小的河流一般,從街的最這邊流到最那邊。除了昏黃的雨水,這水還有其他的顏色。石灰池裡流出來的是白色的,陳年的垃圾堆裡滲出來的是黑色的,還有些不知道什麼平時人們隨意丟棄的廢物垃圾也被雨水沖刷著流到那水流裡去,使得這水流在一段時間裡竟然是五彩了的。上游的孩子們看見了都害怕,下游的孩子則還渾然不覺的趟在那水流裡嬉笑打鬧。甚至把這水澆到夥伴的身上去。
雨一停,路面也被洗刷得光潔一新,露出了白色的小石頭。只是不少地方被衝出了條條深槽,使得那些在上面顛簸的車輛怕是要製造出更多的灰塵了。
塵土街的夏天好像特別的長,從春末到中秋,好像一直都是夏天。因為這些日子多半是塵土飛揚的。其實塵土街也是有春夏秋冬的。
春天最好是春雨綿綿的時候,那些老房子的殘垣斷壁,那瀰漫在煙雨中的牆頭的蒿草,那形狀可愛的稻草垛,還有那倚靠在大門口打著毛衣的女孩子。。。。。。,似乎特別的美,但是鄉下人是不懂這些的,鄉下人只知道出太陽曬穀子,下雨了收穀子。
給我記憶最深的是五六歲時候見到的一戶人家曬場邊的一棵杏樹,那之前我還沒有看過一樹的花朵,所以那一天見了真是歎為觀止。煙雨濛濛中,那一樹鮮紅的杏花像是唧唧咋咋的開放著,又沒有半片葉子,純粹得很,在雨霧中似乎還閃閃爍爍的。從來沒見過。真是好看。
夏天的夜晚是特別的熱鬧。因著這街道是南北走向,街上的房子都是東西面向,四周又沒有什麼遮擋,所以從日升到日落,整個街道都完全的暴露在陽光之下。晚上那房子似乎都蒸屜一般了,不敢進去,於是都出來坐在大街上納涼。三五成群的聚在一起談天說地。一納就納得特別長,東家長,西家短的,說也說不完的。一說說得特別盡興,說得特別開心,等到特別晚了還不去睡覺,說:“不急,不急,屋子裡還熱著呢。”其實這個時候天都快亮了。
秋天呢,沒有什麼特別的故事,無非是來了風雨,多加幾件衣服就過去了。
冬天,下了雪,大人們都躲到火壠邊烤著火說著夏天沒有說完的閒話去了,街道反而成了孩子們的天地。漫天漫地的跑啊,喊啊的,也不知道寒冷或是歇息,也沒有大人來管他們。玩膩了他們便生出許多整人的招數來,把個雪球捏成冰塊一般的堅硬朝別人家的窗子砸去啊,把雪水灌到夥伴的脖子裡去啊,他們這樣做的時候並不是一本正經的,說著我要來害你了,而是嘻嘻哈哈的笑來笑去,捉弄人的笑著,被捉弄的也笑著。偶爾把個把小一點的孩子弄得哭了,也不過這家大人出來責備幾句,那家女人出來哄哄幾聲,也就好了,就過去了。
有一次,這戲弄的物件轉移了。幾個孩子滾了幾個巨大的雪球,推到路中間去,擋住路捉弄那騎車過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