種質樸而又深沉的感情,和那坦率的表達方式,都深深地打動了我。職業的需要促使我不由自主地進一步詢問他們當年是怎樣進疆的?幾十年來有些什麼感受,特別是對於湖南父老鄉親們的生活及其民間文藝,有無深切的瞭解和深感興趣的人物?還有一切關注那裡的風土人情、歷史掌故、地貌山川之類,也都在交談之間瑣碎地問到了。於是,漫長的旅途和朝夕相處的方便條件,為他們斷斷續續回答我的詢問提供了良機。於是在這七天七夜多的長途旅行中,我的筆記本上便潦草而又零星地記下了他們分別敘述的每一個段。。。。。。
駒龍--老前輩慢慢呷了一口產自家鄉的綠茶,便不緊不慢開始了他的敘說。
一眨眼,這已經是四十多年前的事了。大概是1949年湖南和平解放不久的那一個秋天吧?不,準確地說,應該是比現在還晚一個來月的九月下旬,我所在的西北野戰軍,在河西走廊一帶地區追擊作戰勝利結束,古城酒泉、張掖相繼解放,接著以傳來了新疆通電和平起義和和平解放的訊息。在這種形勢下,野司黨委和兵團首長命令我們即刻作好進軍新疆的各種準備,迅速去迪化(今烏魯木齊)和邊境地區接管防務,維持地方治安,鎮壓可能發生的叛亂,同時也要準備進行大規模的屯墾,開發大西北、建設大西北、保衛大西北。
當時,我在一個團的政治部擔任宣傳股長兼副政委,剛剛二十四、五歲,鬥志象同志們一樣旺盛。有一天到軍部去參加一個座談會,忽然看見王震司令員風塵僕僕地來到了。他當時也才不過四十來歲,身材瘦削,動作靈敏,說話也特別風趣。記得他一見了我們軍首長,就詢問部隊的情況,軍首長作了簡要彙報,他聽了十分高興,鼓勵大家說:“好嘛!新疆大有幹頭!有幾千公里的邊防線,有佔全國六分之一的土地面積,有廣闊無垠的草場,有天山。。。。。。前景嘛,是完全可以想象得到的。哈哈哈。。。。。。”
同志們的情緒當然很高。我那時甚至還設想,如果自己也能被編入進疆的先頭部隊,第一批到達目的地,那將是多麼幸福的事!可是沒想到,十有初先遣隊分乘飛機、汽車、騾馬離開酒泉向新疆進發時,首長卻把我從團裡調出來,派到了臨時組建的騾馬大隊。那兩千多匹騾馬是為進疆後在戈壁灘上開荒種地用的,王震司令員和軍首長極為重視,為了預防在路上被叛匪截走或出現其他問題,選派了五百多名戰士組成前後兩個大隊,前面這個大隊由我們師的吳副參謀長擔任大隊長,他那年也許才三十掛零,人長得很有氣派,能打仗,知曉地理,也善於做政治工作。派我來,主要是為了給他當好助手。同時,也因為大隊長的老家是在涼州,回、漢、蒙古、滿等少數民族雜居之地;從小跟回、漢孩子一起長大,對當地**的風俗習慣和某些特殊語言有所瞭解。而我的另一個任務就是配合這支騾馬大隊先鋒連的董連長--他叫董平,有名的戰鬥英雄--處理好沿途可能遇到的,與當地**聯絡的各種問題。這在西北是一件十分重要的大事。早在涼州解放後準備西進時,野司黨委和彭老總就有明確指示,我記得他是這樣說的:“少數民族問題,是西北地區一個突出的問題,執行黨的民族問題,不僅是戰時的需要,而且是戰後團結各少數民族共同建設大西北,使大西北繁榮昌盛的需要。”
按照這個指示,部隊在進軍大西北途中,處處強調執行民族政策。那時反動派早就誣衊我們要“赤化。。。共產共妻”,造了很多謠言,也迷惑了一部分不明真相的回、漢群眾。可是後來看到我們每次到了一個宿營地,寧可睡在屋簷下、荒灘上,也不進民房給老鄉添麻煩,打水、做飯都嚴格遵守了**和其他少數民族的習慣,甚至路過**聚居的村子根本不吃大肉,再加上我們所作的一系列宣傳工作,很快就贏得了廣大**和其他少數民族群眾的信賴,後來凡是看到我們部隊從那裡走過,他們就自動列隊迎接,甚至還用鋥亮的銅壺給我們倒來一碗碗開水和熱茶。。。。。。鑑於這些經驗,所以我們單獨行動的騾馬大隊也十分注意這件事。率隊的吳副參謀長甚至還笑著對我說,咱們倆是軍部的“民族事務顧問!”
具體時間記不很準確了,好像是那年的十月八、九號吧,我們在古城酒泉歡慶過了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兩支騾馬大隊便相繼開拔西進了。那場面真是紅旗獵獵,浩浩蕩蕩,煙塵蔽日,雄壯無比。董連長帶領前衛連一路領先,戰士們身背馬槍,腰挎馬刀,策馬疾馳,在那條有名的“絲綢之路”上,掀開了歷史的新篇章!
從酒泉到我們的目的地烏魯木齊,中間橫亙著一千多公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