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9部分(2 / 4)

於是,君臣們暫時達成了共識,開始商討具體的作戰方針。郭攸之提出,雖然不可以和親和封賞這些異族,但是,不妨礙派人進入草原,去做些挑撥離間的工作。

他認為,鮮卑三部,加上烏丸一共四股勢力,這四股勢力並不齊心,他們不但不團結,相反,各部之間還存在很多矛盾,甚至彼此之間是死敵的關係。

朝廷大可以利用他們之間的關係,行那合縱連橫之策,挑撥他們,使他們的矛盾激化,讓他們自相殘殺,這樣一來,漢軍攻打他們時就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

劉厚一聽郭攸之的提議就很感興趣,他一向喜歡這種四兩拔千斤的打法,能用計謀輕鬆解決的問題,怎麼都好過犧牲士兵的生命打生打死才能換來的結果。

只不過想這些計謀都屬於“高階智力活動”,對於他的智商來說難度不小,所以平時他都是依靠這幾位謀士來出謀劃策,很少由他自己親自去想那些謀略(或者叫陰謀詭計)。

郭攸之得到劉厚的贊同後,精神一振,道:“臣曾經聽聞步度根和軻比能素來不和,兩族爭鬥不斷,這就是我們可以利用的一個契機。”

劉厚聽郭攸之娓娓道來,講了一些鮮卑族的歷史,才明白步度根和軻比能的恩怨。要說他們兩人的恩怨,就要先說說他們的出身來歷。

原來,兩人的出身很不相同,步度根是鮮卑王族,他是檀石槐的後代,但軻比能只是鮮卑的一個小部落的人,因為勇敢,執法公平,不貪財物,所以眾人推舉他作為首領。

漢靈帝光和四年(181年)左右,鮮卑單于檀石槐死,其子和連繼立,和連既無才又無勇力,性格又貪婪又淫~邪,加上他處事不公平,貪樁枉法,根本就不是一個做首領的料,最終弄得眾叛親離。

靈帝末年,和連在劫掠漢朝北地郡縣的時候被人射死。因為他的兒子騫曼年紀太,由其兄長的兒子蒲頭取代,成為部族首領。

正文 第三百一十章 烏丸校尉田豫

後來,蹇曼長大後,與蒲頭爭奪權力,導致鮮卑部眾離散。⊥,。。再後來蒲頭死了,他的弟弟步度根成為部族首領,但是,這個時候,代郡以西的鮮卑都已經叛離,代郡以東的中東部鮮卑也分裂為三個勢力集團,分別是步度根、軻比能和東部鮮卑素利、彌加、闕機等。

這樣一來,步度根就和其他兩個勢力集團天然上有了仇隙,因為,站在他的角度來說,他才是整個鮮卑民族的最高統領者,他才是鮮卑的王。可是,軻比能和素利等部族卻不聽他的調遣,甚至還和他作對。

對他來說,這些不聽話的部族就是叛逆,其實質和漢末的各股割據軍閥勢力是一樣的。大漢進入三國時代,實際上鮮卑也是處於三國時代。步度根等於是蜀漢,有著劉氏宗室的名頭,卻只能偏居一隅。軻比能和素利相當於魏國和吳國,別說聽命於你,不攻打你就不錯了。

當然,其實不止三股勢力,草原上存在大大小小很多個部落或者叫部族,他們或聯盟起來,或獨立自主,相當於各個割據軍閥,這裡說的三股勢力是因為這三股勢力比較大,影響比較廣,而其餘的勢力實力比較弱小,暫時忽略不計而已。

草原上的各股勢力不但不會守望相助,反而會互相攻伐,互相吞併。在互相吞併的過程中,有些勢力會脫穎而出,實力會像滾雪球一樣逐漸壯大起來。到了最後,總有一位英主,消滅、吞併所有的勢力,統一草原。每到這個時候,就是中原皇朝、漢族百姓飽受磨難的時候。

這樣的過程在草原的歷史上不斷地重演,扮演這部大戲的民族換了一個又一個,有匈奴、鮮卑、突厥、回紇(回鶻)、維吾爾、黠嘎斯(柯爾克孜)、哈薩克族、契丹、蒙古、肅慎、女真、滿族等等。

不管這些民族怎麼換,怎麼變,但是劇情總是差不多,草原上的政權也存在分崩離析和逐漸統一的過程。幸好,現在並不是鮮卑大一統的時候,檀石槐統一鮮卑時,鮮卑的實力最強,現在已經分崩離析了。

對於步度根來說,軻比能除了因為不肯聽命於他這個“鮮卑王”而結仇外,還因為一件事使得雙方的仇恨加深:

三股勢力中,步度根是比較親魏的。這是曹操的功勞——將他們打服帖了。步度根的中兄扶羅韓也擁眾數萬成為“大人”。建安年間,軻比能也透過閻柔向朝廷進貢表示臣服。

公元218年(建安二十三年)四月,代郡北烏桓能臣氐等反叛,請求歸順扶羅韓。扶羅韓統率一萬多騎兵前往迎接。到了桑乾縣後,能臣氐等人商議說,扶羅韓部隊威信

本站所有小說均來源於會員自主上傳,如侵犯你的權益請聯絡我們,我們會盡快刪除。
上一頁 報錯 目錄 下一頁
本站所有小說為轉載作品,所有章節均由網友上傳,轉載至本站只是為了宣傳本書讓更多讀者欣賞。
Copyright © 2024 https://www.kanshuwo.tw All Rights Reserved